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国家凝聚力的源动力-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学习要论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国家凝聚力的源动力

刘学谦
2020-10-27 15:17:14  来源:人民论坛网

  国家凝聚力是指当代中国不同民族、政党以及民众在理想、目标、利益共同的基础上,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一个国家要能够产生凝聚力,它的国家成员必须有共同理想、目标和利益,这是任何国家形成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有了公众认同的共同理想,就能够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有了公众认同的共同目标,大家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国家有了公众认同的共同利益,大家就会自觉地为之奋斗。人民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政治需要、文化需要以及安全需要及其满足是国家凝聚力产生的源泉和动力。这种国家对人民多元需要的满足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又必然转化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提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多重需要,也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来的。因为只有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文化、政治、安全等需要作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去分析去研究,才能把握国家凝聚力形成变化的规律。

  人民的需要,这样一个看似非常简单、共知的道理,是如何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呢?从根本上说,人民的需要这个从古到今最能直接表达国家主体构成人群的诉求形式,可以超越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制度,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目标。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政府,也就是人民不需要的政府,这样的政府不可能具有凝聚力。同时,这样一个表达内容,又成为不同政治倾向的理论家研究社会的共同起点。比如,马克思在论述人的需要产生时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并认为,“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构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一切表明了人民的需要对国家凝聚力形成的重要。

  我国人民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变化,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全面提高的必然反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只有纳入国家发展目标,才能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种自然的客观存在时,并不能和国家之间产生凝聚与被凝聚的关系。只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国家的发展构成因果关系时,人民美好生活客观存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国家凝聚人民的源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按照人民意志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权。从国家政权的性质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完全由人民的需要所决定。因此,国家行为要努力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意愿和需要,反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越广泛,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越强大。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人民的多元化需要并不能全部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一方面要鼓励不断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把反映人民核心利益的需要纳入国家的发展目标,把人民的美好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根据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合理、科学的需要。超出国家发展水平、国家没有能力满足的需要,不可能纳入国家的发展目标,进而也不可能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性要求只有国家发展的全面性保障,才能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全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时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全面性需要,只有得到国家发展的全面性保障,这种全面性需要才会全面转化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人民美好生活的全面性需要已经产生的前提下,国家没有满足的那部分需要,不仅不会转化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而且还会发生弱化国家凝聚力的负面作用。如国家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但是如果人民对社会治安的安全需要问题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就可能会转化为对各级政府的工作不满意,进而弱化国家凝聚力。这种全面性不仅体现了人民需求全面性与国家能力之间的经济凝聚关系,也体现着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政治凝聚关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求国家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保证其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源泉的稳定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产生,总是和国家一定阶段的发展能力和水平相联系。这表明两方面问题,一是如果没有国家一定阶段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人民就没有条件形成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要。它反映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二是国家必须不断提升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和水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它反映的是国家发展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动力

  一个国家稳定强大的凝聚力,不能仅靠对人民群众不切实际的许愿和空头承诺,必须有满足各种诉求的实际行动,而且实际行动的结果,必须达到人民的期望值。事实表明,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要通过国家的行为得到实实在在的满足,才能增强国家凝聚力。国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国家凝聚力的动力同样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作为增强国家凝聚力动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正确诉求。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动力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但是这种满足的人民需要必须是符合社会进步的正确的诉求。满足了不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错误需要,可能会增强一时的凝聚力,但长期下来,由于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会使满足失去可持续性,最终还是会丧失国家凝聚力。例如,为了满足一些民众致富的诉求,少数地方政府不加管理和限制的允许民众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开采各种矿山资源,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由于这种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政府不会产生可持续的凝聚力。

  作为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动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一定是反映主流民意的。这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绝不能是只代表少数人的,必须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主流诉求和民意的。因为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反映的民意越广泛,国家凝聚人民的力量越强大。一个国家的发展,只反映少数人的诉求,不反映大多数公众的诉求,是很危险的。我国在20世纪80 年代面对苏东巨变,如果不是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摆脱贫困,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今天。当代中国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只有实现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满足,增强国家凝聚力才能有最强大的动力基础。

  成为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动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过程,必须是可持续性的。作为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不会是一次性或一时性的,必须具备可持续性。不仅要满足当代人,还要为下一代人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因为任何国家对公众需要的满足都是循环性并且在循环中不断上升的。只有在不断循环和上升的过程中,才能保持着国家凝聚力增强的动力。在这里,国家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从两个方面保持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一是同种类需要得到满足后进入周而复始的单线循环往复阶段,不停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如物质需要,主要是吃饱穿暖,发展到现在同样是吃饭穿衣,但已发生重大变化,由吃饱要求变为营养绿色要求,由穿暖要求变为时尚便捷多样化要求。二是在原有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即按着不断分化的路线发展。如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精神需要、文化需要、政治需要、安全需要等。因此,国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要满足已有需要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持续性提升,又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不断产生的新的多样化的可持续性需要,才能保证国家凝聚力的强大和稳定。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