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人怎样以“清雅”抗衡“粗俗”-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文教

江南文人怎样以“清雅”抗衡“粗俗”

2020-01-14 09:55:16  来源:解放日报

  凭借“孤芳自赏”,保留了几分自尊、自信和自傲

  中国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巴蜀一带早在西汉时期就有饮用茶叶的现象,汉地文人雅士饮茶始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饮茶逐渐成为一种风俗,流行于朝野。到了宋代,饮茶更为普及,茶叶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明代,饮茶风尚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化。宋代盛行的斗茶之风已经消失,制作穷极精巧的饼(团)茶为更接近自然的条形散茶所取代;先前的研末、调膏、煎煮而饮,此时变成直接以沸水冲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明代中后期的江南文人,在讲究茶叶、茶具、水质等物质条件的同时,更注重品茗的环境与气氛,更追求一种具有美学意趣的、艺术化的饮茶方式。

  明代有关饮茶的论述使人明显感觉到,在江南文人看来,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生活情趣的典型体现。为了寻觅一种清幽高雅的品茗意境,往往会辟出专门的茶房、茶寮。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凉台静室,明窗净几,僧寮道院,竹月松风,晏坐行吟,清谈把卷”的环境,才能达到品赏香茗的最佳境界。

  由于饮茶是清事、雅事,所以江南文人对同饮之人也有要求和选择。陈继儒明确提出,只有“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而超轶世味者”,才能成为真正的“茶侣”。为保持品茗时的清幽静谧,江南文人对同饮的人数也予以限制,陈继儒称:“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在饮茶的过程中,江南士人会刻意营造清雅闲适、超然物外的气氛,注入特有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趣,这实际上已将品尝香茗提升为一种生活艺术美的创造与鉴赏。

  明代江南文人的饮茶风尚不仅见于大量的文献记载,而且绘画作品也有非常真切的描绘,如文徵明的《品茶图》、仇英的《松溪论画图》等。

  明代江南文人创建的新生活样式,包括特殊的生活向往和精神追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从生活文化本身的发展来看,他们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如衣食住行、社会交往、文艺创作、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不少新内容、新品位。

  从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视角来看,江南文人以知识阶层特有的情怀志趣,与污浊的官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独具的文化素养,来反复厘清“清雅”与“粗俗”的差别。

  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阶层的自觉意识不断被触动和唤起。其中,就包含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群体品格,即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担当精神。在专制皇权趋于极端、拜金主义日益盛行的状况下,不少江南文人正是凭借这样的标榜清高和孤芳自赏,保留了几分自尊、自信、自傲,持守了知识阶层的道德节操,没有完全屈从于权力和金钱。

  顾炎武在《日知录·世风》中说过一段话:“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这里所说的“天下”,应该说就是指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尤其是我们这个民族信守的文化准则。

  顾炎武作为江南知识阶层的代表,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担当精神发出了穿越时代的理性呼吁。当中华民族共同体遭受侵犯乃至面临被颠覆的危机时,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挺身而出。

  这段话代表了江南文人的普遍认识。事实上,这种认识在关键时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鼎革之际,以身殉难的,以江南的文人为最多;清军下达“剃发令”后,江阴、嘉定的民众浴血奋战、拼死反抗,也与文化自觉和崇尚气节密切相关。这正是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之文化精髓的具体体现。

  (陈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古钱币博物馆馆长。著有《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晚明江南人士的地方意识与分权思想》等。整理人:王珍)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破除劳动力和人才流动的户籍“藩篱”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户籍制度成为制约劳动力和人才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这一制度不但阻碍了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降低了要素配置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原则难以贯彻执行。可以说,“落户难”已经成为许多劳动力和人才安心工作的一个后顾之忧。

  • 【工作研究】民主管理“四四一”模式的实践探索

    企业民主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体现。在此过程中,坚持四项制度、开展四大活动、发挥职工代表的主体作用,对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问题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要顺利创业,就要注重职业技能学习和社会资本积累,注重管理能力的提高。同时,政府要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帮助农民工顺利返乡创业。

  • 【热点思考】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模式选择

    我国新就业形态规模庞大,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去劳动关系化造成大量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无从保障,急需解决。要从促进新经济新业态长远健康发展和保障从业人员权益的角度,遵循工伤保险制度发展规律,对职业伤害保障模式进行抉择,启动试点,并进一步完善、定型。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