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研究缘何长盛不衰-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书库

朱子研究缘何长盛不衰

刘向培
2018-11-14 09:06:09  来源:光明日报

  《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 顾宏义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如果要评出今日学者关注度最高、对国人思想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国古代人物,朱熹无疑在列。全祖望谓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甚为的当。至于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可谓孔子之后,一人而已。因此之故,关于朱熹的研究,一直是学界长盛不衰的热点,而朱熹书札作为研究其行实、历事之第一手资料,更是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顾宏义先生近著《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即为此整理研究之新作。

  言其为“整理研究”之作,而非古籍整理或资料汇编,是因此书不单单是资料整理汇编,而包含着整理和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古籍整理的角度来看,《汇编》皇皇六大册,逾两百万言,收录迄今所见朱熹致师友门人书札两千五百余通,他人致朱熹书札三百七十余通。此次汇编不仅是从朱熹《晦庵文集》及师友门人文集和后人辑佚著作中收录,更有采自朱熹与时人之其他著述,序跋、碑传、志文尽入其毂中,而蒐集之时代,更是下至元明,其辑录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数量之多,罕有伦比。

  从其研究层面来讲,纵观全书,有四分之一强而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乃考证书信撰写时间,并对其一一系年。因朱熹及师友门人诸多书信并未留下撰写年月信息,顾先生博引宋代史料,旁证朱熹及师友门人行谊,参伍以求,错综以验,推年排月,考证细密。如朱熹《答张彦辅》(《汇编》,第3189页),此书札共一百六十余字,作者据信中“伏承惠吊,并以香茶果实远致奠仪”一语,以及《晦庵文集》卷九四《朱君孺人祝氏圹志》载朱熹母祝氏卒于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葬于六年正月二十二日,而知此书为朱熹致书答谢张彦辅致奠其母,故其撰写时间在其母亡后不久。另外,作者指出本书札原题《答尤尚书》是错误的。尤尚书指尤袤,然据《宋史》卷三八九《尤袤传》等文献,尤袤未曾除官襄阳府或京西路,而本书有言“襄阳之除,必是见阙。……引领西望,徒切怅然”,显然不合。束景南先生《朱熹年谱长编》卷上以为尤袤实为张栋之误。《汇编》据《宋史》卷六五《五行志三》云:“乾道五年,舒州民献龟,骈生二首,不能伸缩,郡守张栋纵之潜山。近龟孽也。”又《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九云:“乾道七年(1171年)八月十九日,荆南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秦琪、权京西转运判官兼权知襄阳府张栋言”,推知张栋任权京西转运判官兼权知襄阳府当在乾道六年初,证本书实致权知襄阳府张栋,时在六年二三月间。其推求考订,令人信服。此类系年考辨在书中俯拾皆是,使得此著成为一部兼具朱熹书札资料整理与研究价值的力作。

  以此而言,《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一名,并未道出其学术研究部分之内涵与价值,若读者不察,仅从书名查阅,则易忽视其研究之义,故此书名不失为一小小的遗憾。

  前述整理与研究价值兼具,可称为《汇编》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则在于其收录朱熹与师友门人往还之书信,即此著不仅如陈来先生《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束景南先生《朱熹年谱长编》那样收录了朱熹的书信,还编辑了迄今所见朱熹师友门人致其本人之书信,此亦为本书区别于既有研究成果的最大特色所在,双方书信一往一还,构成了诸多事件的全息镜像(王瑞来:《朱熹功臣,劳瘁之作——顾宏义〈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述评》,《中华读书报》2018年5月23日),为学者研究朱熹及相关人物、事件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

  其三,更为重要的是,顾先生将自己与朱熹相关的研究成果融入是著,使得部分旧题有了新意。如因朱熹弹劾唐仲友及王淮反道学,世人多关注二人之间的交恶与纷争,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更是认为朱、王“关系自始即如冰炭不相入”(《朱熹的历史世界》,第365页),但顾先生据朱熹致王淮书信及相关史料考证,两人交恶之前颇有些密切的交往(顾宏义《朱熹与王淮交游考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朱熹与王淮二人当初识于乾道四年(1168年)间,在此期间朱熹向王淮建议救荒之策,“王公报皆施行如章”,看来其二人荒政之见颇为相合,关系当亦甚为融洽。现见朱王两人交往的最早书札乃朱熹淳熙六年(1179年)之《与王枢密札子》,第二封则在淳熙七年,是年正月初,朱熹因复请祠不报,再撰《与王枢使札子》,致书王淮,请王淮“开陈”转圜,若两人关系较疏,必不至此。八年(1181年)三月,朱熹南康任满,待次归家。不久,升任右丞相的王淮,以荒政为急,大力荐举朱熹,曰:“朱熹学行笃实,拟除浙东提举,以倡郡国。”“修举荒政,是行其所学,民被实惠,欲与进职。”九月,朱熹因宰相王淮荐,改除提举浙东常平公事。对于王淮举荐朱熹的原因,余英时先生以为此乃王淮欲完成“进贤报上”之承诺,却又一反此前宰执如陈俊卿、龚茂良、史浩等举荐朱熹进入中央,借口“荒政”而“把他安排在浙东地方上”,即通过强调“修举荒政,是行其所学”此一表面上入情入理的“说词”,而实质“是有意将他挡在权力中心之外”。顾先生认为从两人此前交游情况上看,余先生之说不确。而自乾道四年秋至七年初,王淮知建宁府期间,对于朱熹所行之救荒措施,王淮还是颇为赏识的。此交游考以朱王二人书信为依据,论证扎实,自可立为新说。朱熹致王淮书信的编年考证,亦融入《汇编》的研究之中,资料汇编与研究工作,二者可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再者,《汇编》中朱熹与师友门人的往还书札,编织出了朱熹丰富的交游世界,亦为我们研究朱熹带来更多的观察孔径。如朱熹与陈亮之间,前者坚持德性论,而后者秉持事功论,两人围绕三代和汉唐的王霸义利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以往学界关于二人的关注点多置于此。然细读《汇编》中双方频频互致的书信,却会发现在学术交锋的背后,二人在生活中居然有着相当深厚的友谊。

  陈亮《丙午秋书》(《汇编》,363页)云:“千里之远,竟未能酬奉觞为寿之愿,雪梨、甜榴四十颗,今岁乡间遭大风,梨绝难得,极大者仅如此;章德茂得蜀隔织一缣,疏不甚佳,只堪粗裘用;苏笺一百,鄙词一阕,薄致祝赞之诚,不敢失每岁常礼尔。无佳物自效,切幸笑留。……入秋脚气殊作梗,意绪极不佳,欲作一书,数日方能下笔,又不成语言,遣仆遂以蹉跎,秘书必察其非敢慢也。”朱熹答书云:“方念久不闻动静,使至,忽辱手书,获闻近况,深以为喜。且承雅词下逮,郑重有加,副以蜀缣、佳果、吴笺,益见眷存之厚。……但有一事处之不安,不敢不布闻。私居贫约,无由遣人往问动静,而岁烦遣介存问生死,遂为故事。既又阙然不报,而坐受此过当之礼,虽兄不以为谴,而实非愚昧所敢安也。”仅从此两封书札中,即可知陈亮每逢朱熹生日即遣专人奉送“每岁常礼”,并递送贺信,其礼品包括雪梨、甜榴、蜀缣、苏笺,并作贺寿之词一阕,不仅礼物均为难得之物,其特意所作贺词及书札,更显见陈亮安排之精心,情谊非轻。而朱熹对友人如此郑重其事,感念非常。书信中反映出朱陈二人在学术上的争论几乎势同水火,生活中却是相互关心的挚友的交游“奇观”,很难不令今日我辈想见、神往,此种君子之风,盖无论何时何地,都可树为士人交往之典范。

  顾先生治学,大多从文献入手,以考辨见长,不作凿空之论,其在扎实的文献考辨基础上所立之论,是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的。《汇编》如此,《宋代〈四书〉文献论考》亦如此,《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为中心》则堪为其由文献入手而治宋史的代表。先生从役《汇编》六年有余,个中甘苦备尝。此皇皇大著不仅为“朱子学文献大系·朱子学史专题研究”再添新编,如上述所举朱熹与王淮、陈亮政治、生活交往两例,其坚实的系年,严谨的考证,亦将增益朱子学研究,为其向更深、更广之处开掘,提供了更多的进路。

  最后,吹毛求疵,仍想接开篇所谈书名之憾,若能在其中添入“系年考证”之类的文字,则可让更多的读者一目了然其功用,对于大家认识和发现此著的研究价值提供便利。

   (作者:刘向培,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待业、择业、创业: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历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但当时仍然是物资短缺并施行计划经济。

  • 工农关系变革:改革开放40年之启示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工农关系的调适与发展,是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农业国迈向现代化工业国的重要主题,也是贯穿改革开放的关键主线之一。

  •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全文如下。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加快建设稳定高效的劳动力市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广大劳动者无疑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改革开放进程也是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改革开放40年来,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改革促进了就业扩大和劳动力重新配置,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访谈

文献

  • 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深秋的延安,晴空万里。凤凰山下的一孔普通窑洞,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一处故居。对抗战时局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全面抗战进行的10个月里,在这里写成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相继攻陷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一时间,对抗战失去信心者大肆宣扬悲观失望的中国“亡国论”

  •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听听大家对经济发展形势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向在座各位民营企业家和全国广大民营企业家,致以诚挚的问候!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