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财经

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黄毅
2019-10-09 17:57:26  来源:湖北日报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现阶段,各地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受制于各自发展基础与要素储备的不同,进展也不一样。在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处于主导地位,现代产业基础较差,人均生产总值与收入水平同全国乃至全省平均水平存在差距,资本、人才、技术等关键发展要素较缺乏,选择可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情。

  与此同时,得益于国家整体上的发展进步,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环境也有了巨大改变,水、电、气、路以及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总体上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需要,扬长避短,积极进取,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相对落后地区才能走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一、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发展活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必要的内在条件,对区域内具体企业而言,营商环境是实现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欠发达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都作出了极大努力,但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让改善营商环境成为大众的共识与自觉行动,成为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以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前来投资兴业,并激发本地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需要从宣传教育、政策法律落地、榜样示范、纠纷调解、民生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付出持续努力,形成创业为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企业家与资本的逐利行为是在社会主义政策与法律规制下进行的等社会心理。

  二、培育地域品牌,做强特色产业

  一般欠发达地(县)级市,绝大多数都有一些数量与水平的各类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的基本支撑,在去产能、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压力。近些年,各地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前只在大城市才有的产业与设备以及新型业态,近些年陆续出现在这些地方。虽然不可能因此实现缩小同发达地区发展差异的目标,但至少为这类地区更有效利用区域内交通、网络、土地、劳动力、生态环境以及原有产业等资源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对改善就业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为当地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类地区经济发展,除了需要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与协调之外,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主导力与持久竞争力。因此培育地域品牌,发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是这类地区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地域品牌。充分挖掘本地域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山水土地与农产品等资源,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技术与质量升级,对未开发或开发不够与开发不当的资源重新进行综合开发,打造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地域品牌。

  2、利用产业优势打造地域品牌。集中本地域内各种关键资源,引进外部要素,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对本地有一定技术基础与市场潜力的传统产业予以优先支持,长期专注少数重点产业与产品,看齐国内国际最高水平,向高精尖方向持续努力,打造小而特的地域品牌。

  3、利用空间优势打造地域品牌。根据本地域范围内的空间特征,选择有基础的特定区域,通过传承历史资源、开发红色资源、提升商业资源、开发旅游资源、改造产业园区等方式建设特色小镇,打造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地域品牌。

  三、对接国家战略,实施开放发展

  受制于地理位置、习惯与思维定式,开放发展不够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制约发展的一大因素。在教育、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的当下,对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积极主动走出去,主动引进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

  1、建立外向型机制。一般而言,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都懂得实行开放发展的道理,也明白那些发达地区通常有着与外部世界更为紧密的联系,但往往习惯性认为开放发展是大城市与发达地区的事情,本地不沿海不靠边,没有实行开放发展的条件与可能,把自己排除在开放发展之外。近年来,这些地区有少数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因总体占比不高,依然没有改变内向型发展模式。在交通通讯网络等已能够充分满足企业需要的情况下,政府应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以不同形式组建外向型经济运行机构,有针对性地收集发布相关政策、法律与市场信息,逐步配套建设起必要的外贸服务机制与设施,不断提高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比重。

  2、培育外向型产业。在把握境外市场信息的前提下,选择地域优势产业与产品,通过更新设备等方式改进产品生产的技术及工艺标准,提供符合境外客户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建立起便捷的物流体系,对接中欧班列、省内机场、沿江港口,加强同外部商品与人员等交流;逐步做好商检、报关、金融、法律、保险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为外向型产业提供支持;加大相关投入,提高建设标准,搞好相邻区域间联动协作,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服务业,逐步培育发展旅游出口。

  3、培养外向型人才。同高校合作,选择相关干部分批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培训;选派专业干部到发达地区相关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参与外向型经济业务的具体管理与操作。政府可组织企业干部与员工参加外向型业务培训,鼓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主动组织针对性培训。以政府为主,多种方式引进外向型经济方面的人才为本地经济服务。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提升民生建设标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作者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法定标准更精细,工伤认定才更精准

    在工伤认定的标准中,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原因是认定工伤的“三要素”,三个要素看似简单明了,然而在实践中却容易产生争议。尤其是随着用工形态的发展,劳动者的工作方式、工作地点、工作时间更加灵活,给工伤认定带来挑战。事实上,工伤认定难,问题并非出在认定本身,其和劳动关系认定的交叉,极大地加剧了认定难。特别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规定得不够细致,顶层设计不明确,导致基层人社部门和法院之间分歧不断,进而影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 提高工会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

    工会宣传思想工作是党赋予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重要任务,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精神支柱、舆论力量、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深刻认识工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巩固职工队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党的特定历史阶段任务及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根本手段。围绕产业工人建设改革目标,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 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学思践悟

    工会作为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全面从严治党”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事关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以及中国工会发展的未来。要进一步扎实工作,久久为功,取得全面从严治党的更大战略性成果,为工会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