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与古代小说-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文教

古代经济与古代小说

陈庆
2019-08-26 08:46:54  来源:光明日报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曾经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人文经济学作为近年兴起的一个学术领域,尤为鲜明地体现了把“研究财富”和“研究人”相结合的取向。其核心在于,它是有人文关怀的经济学,致力于结合价值关切和经济学的道理,分析各种人文现象和经济现象。

  近年来,人文经济学不仅在经济生活研究中生机勃勃,在文学研究中也逐渐显示出它的活力。譬如,从人文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以达成对作品和作者的深度理解,其势头甚好,有望为古典小说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就“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与文学”的研究而言,以往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侧重总结“经济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如冯保善《明清小说与明清江苏经济》、苗怀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商业运作与文本形态》、张兵《戏曲与社会经济生活》、王毅《明代“权力经济”的法权基础及其对通俗小说的影响》、蔺文锐《商业媒介与明代小说文本的大众化传播》、叶烨《北宋文人的经济生活》等;一是着力挖掘“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经济生活”,如沈端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济问题》、陈大康《论贾府经济体系的崩溃》、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周柳燕《论明清小说对商业资本流向的透视》、张麒《红楼梦经济学》等。

  相较于以往“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与文学”的研究,以人文经济学为理论工具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研究以日常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视角和方法可以更加多样或丰富。大体说来,其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古代小说作家研究。人文经济学把人分为经济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彰显了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差异,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原则未必适合于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原则也未必适合于经济生活。经济人与社会人在作家的创作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和后果:一个小说家在何种社会关系中生存,以何种方式生存,谁给他提供基本的生活来源,以何种方式提供生活来源,小说家如何回馈给他提供经济资助的人或团体,小说家作为社会人的一面如何超越其作为经济人的一面,都是人文经济学研究所关心的。以《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为例:作为经济人,蒲松龄有其个人的利益需求,《聊斋志异》中关于科举失利的若干描写,具有很强的个人牢骚意味,不能据以评判科举制度。作为社会人,他痴迷和执着于艺术创造,矢志不渝地从事《聊斋志异》的写作,充分体现了蒲松龄的艺术个性;他对中国志怪传统和文言小说叙事传统的改造,赋予了《聊斋志异》崇高的小说史地位。在人文经济学的视野下考察蒲松龄,既不能忽略经济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烙印,也应充分揭示社会人蒲松龄在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对其创作作出更为恰当的解读。

  其二,从人文经济学的角度对古代小说的情节展开系统研究。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个人意志与经济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及经济影响与社会影响的交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小说情节。人文经济学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意志常常可以对生活发挥直接影响,但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更为持久和巨大。以《红楼梦》为例,大观园的兴衰历程,就是在人的意志与经济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展开的。王熙凤主持家务期间,虽然面对着沉重的经济压力,但看在元春和贾母的份上,坚持不把大观园纳入常规管理的范围,显示了个人意志的直接作用。而持续增长的经济压力,最终导致了其将大观园纳入常规管理即开源节流和裁员的范围,扰攘的尘俗气息因而弥漫其中,晴雯、芳官等人横遭撵逐,大观园逐渐成了不适合宝黛居住的一个空间。这些事实表明,宝玉大观园之梦的破灭,贾府的经济困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意志的力量,不足以与经济因素的影响力相抗衡。

  其三,从人文经济学的角度对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开系统研究。人文经济学认为:社会生活中人的各种经济行为,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人文现象。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其中的一个方面在于,人类不仅有生存的需要,也有文化传承的需要。这两个方面不可或缺:没有生存就不可能有文化传承,但只关注生存也不可能有文化传承。这一判断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小说。以《儒林外史》为例,作为经济现象的“谋食”与作为人文现象的“谋道”,构成了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参照。一方面,是否有能力以正当的方式“谋食”,这是《儒林外史》区别“贤人”、准“贤人”或缺少尊严者的尺度之一;另一方面,对那些有能力以正当方式“谋食”的读书人,《儒林外史》则以是否有志于“谋道”作为臧否的基本依据。《儒林外史》就“谋食”与“谋道”展开的描写,既为读者分析这部小说中的各色人物提供了切入角度,也提示了对其他清代小说中的人物展开类似分析的可能。

  其四,对古代小说所描写的经济生活,以学术界已有成果为前提展开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如士、农、工、商的物资资料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换方式和消费方式均有较为充分的描写,内涵丰富。例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对不同消费方式的描写,或写出了不同阶层经济实力和消费内容的差异(如“名士大宴莺脰湖”“约诗会名士携匡二”“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或展现了社会与家族的盛衰变化(如大观园时代的奢华气派与贾母丧事的不够风光),或写出了社会阶层的变迁流动(如一介书童万雪斋之成为富商大贾,消费方式的变化即其表征),或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如严监生极力压缩自家的生存资料和享受资料,却拿大把的银子给严贡生等人花销),在这些方面,学界虽然已有不少精彩的研究,但仍有继续拓展的空间。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以人文经济学为理论工具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虽然也同样关注人物、情节和文本内容,但比起单纯的文学研究,关注焦点确有不同:经济人与社会人,人的意志与经济因素,经济现象与社会现象,这些新的术语的运用,拓展了小说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小说研究的内容。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也有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经济学之间的相互融通。

   (作者:陈庆,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讲师)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让职工成为工会工作的“主角”

    工会工作必须围绕职工群众“需不需要、参不参与、满不满意”展开,让职工群众参与到工会工作的策划、设计、安排和评价的全过程,工会工作及工会活动才能受到职工欢迎,得到职工肯定。

  • 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 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用

    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承载者、实践者。工会的重点在基层,努力使基层组织的工作活跃起来,要以基层组织是否具有活力作为检查考核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

  • 知识服务助力“智慧工会” 探索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新路径

    打造“网络工会”“智慧工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进中国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工会出版工作应结合“智慧工会”理念,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和服务职工群众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提供有力支持。

  • 刻苦奋进 砥砺前行 争当建设新时代的主人翁

    工会组织经常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做好物质服务、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务,使工会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 “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知心人、贴心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