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一定会更好”-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国际

“中国未来一定会更好”

章念生
2019-02-03 09:12:23  来源:人民日报

  1972年,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友好访华代表团(左一为斯蒂夫·麦金农)。

  资料图片

  麦金农在家中接受采访。

  章念生摄

  麦金农撰写的《中国报道:1930—1940年代美国新闻口述史》。

  章念生摄

  按照地址寻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荣休历史学教授斯蒂夫·麦金农的家,第一眼便很惊艳:房前绿色仙人掌簇拥,屋后褐色山石耸立,颇似植物园。及近,见前门长廊幽深,后院木扉虚掩。诗人孟浩然曾有诗句:“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当年孟君应试落第,矢志归隐。麦金农教授深居此处,该是何种心境?

  立于房前,面对幽深长廊和虚掩木扉,一时有些犹豫,不知该敲哪个门。拨通电话后,洪亮的声音从后院响起。麦金农打开院门,迎了出来。用力握手,笑意荡漾,炯炯目光中透着坚毅。面前的慈祥老者,没有落寞惆怅,感觉充满故事。

  一进屋,他便忙着泡茶倒水,俨然中国家庭的待客之道。知悉他中文功底深厚、中国经历丰富,便以麦教授相称。

  1972年3月经香港入境广州,首次踏足中国内地,迄今40多年,麦教授访华次数难以计算。从走访“五七干校”到社科院执教,从采访茅盾、丁玲到河北农村蹲点,从研究晚清政治、红军长征、美国友人史沫特莱到出版中国抗战专著、撰写《陈翰笙传》,麦教授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研究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一直以历史学家的视角关注中国,研究中国。

  “我看中国,既重历史纵深,也做国际比较。”麦教授说。

  缘 起

  在耶鲁大学读本科时,麦金农对历史兴趣强烈。浩瀚书海中,研究中国的西方著述不多,存在不少空白点。他选择研究中国,开始学习中文,后在各地交流访学,1971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取得博士学位,其论文主题是中国的晚清政治。

  在其求学时代,美国反越战运动风起云涌。麦金农投身其中,成为积极分子。“那时的我,对中国充满憧憬与同情。”他说。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完成“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解冻。3月,麦金农通过参加一个联合国项目,随美国“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友好访华代表团来到中国。25位刚出校门不久的美国青年,访问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包括参观“五七干校”、农村合作社等。此行最让麦金农难忘的,是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被周总理接见的照片,他一直摆在案头。人民日报当年报道周总理会见代表团的消息剪报,他至今珍藏。

  “那个大胡子是我。”他指着案前照片中的大胡子说:“见到周恩来总理十分激动,他的睿智让我印象极深。在场的还有乔冠华,担任翻译的是冀朝铸。”

  回到美国后,访华喜悦还未散去,烦恼接踵而来。当地媒体刊文批他同情中国,呼吁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将他解雇。“这的确让我意想不到。是州立大学校长以研究中国为由保住了我的教职。”麦教授说,那时他虽处逆境,但研究中国历史的执着未改。

  就在那一年,他买下了现在的房子。住所不远处,即是亚利桑那菲尼克斯动物园与植物园。他说,选择这一处所安家,因为距离学校不远,便于教课,也为寻觅静处,远离喧嚣,潜心学问。

  斗转星移。1979年中美建交,麦教授又成了“香饽饽”。不少商界人士邀他担任企业驻华代表,开拓商业。他婉言谢绝了商界邀请,选择作为专家受聘于中国社科院。

  1979年至1981年,他带着全家住在北京,与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来往较多,在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执教的那段经历,更让他津津乐道。

  “那时我住在小庄,正式接收单位是人民日报社,两个孩子在芳草地小学念书,常常坐9路公交车。”麦教授清晰准确地叫出了黄晴、任毓骏等几位人民日报老记者的名字。他说,许多学生后来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中国主流媒体工作。

  说话间,麦教授找出当年在人民日报社大门口的合影照片,又带笔者参观后院客房里琳琅满目的中国书籍,其中有不少属于新闻领域,如邓拓的《燕山夜话》、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以及多本新闻研究丛书等。

  著 述

  麦教授说,由于父辈的渊源,他对新闻历史一直很感兴趣。他著有《中国报道:1930—1940年代美国新闻口述史》,对现代中国新闻史多有涉猎,关于范长江、邹韬奋等人的经历也耳熟能详。

  让麦教授倾心投入、难以忘怀的是《史沫特莱传》的写作。为了全景式体现史沫特莱,尤其是这位美国作家在中国的经历,麦教授夫妇前后历时12年,深入走访史沫特莱的故知,其中包括茅盾、丁玲等文学巨擘。访谈中,史沫特莱当年与鲁迅等左翼作家们的交往交流、与中共地下党的来往等细节生动再现,为他们夫妇的写作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与佐证。《史沫特莱传》后被译成德文、日文、韩文和中文在多国出版。

  循着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历史线索,麦教授又开始深入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出版了《武汉,1938年:战争难民与现代中国的形成》等专著,还积累了有关中国知名社会学家陈翰笙(1897—2004)的不少素材。

  如今,《陈翰笙传》即将付梓。为完成此作,麦教授前后历经40年,除采访陈翰笙本人外,还遍访其故友甚至对手,包括国民党元老陈立夫。

  麦教授说,他创作《陈翰笙传》,是为还原这位学界泰斗级人物的百年人生和传奇经历,也为记述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

  剖 析

  与同时代的一些美国汉学家相比,麦金农既无父辈在华传教或经商渊源,也无中国妻子相助,“完全从大学开始,从书本而来,偏重学术,远离华盛顿,没受太多政治因素干扰”。

  上世纪60年代至今,他对中国的观察与思考,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采访、朋友交往,也源于国际比较。

  80年代初,他曾再访1972年去过的河北一个村庄,发现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喜气洋洋,“中国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让我惊讶!”

  城市的变化同样惊人。麦教授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中国朋友来访时,有时会在他家洗澡,因为那时许多人家里都没热水。现如今,城市高楼林立,车流人潮,民众富裕程度迅速提升。

  在他看来,中国迅速发展,让很多人不太适应,其中包括美国人。他认为,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表面化”“概念化”,非常令人担忧。

  “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只限于表面,不去了解中国的过去,只看中国的现在,没有从历史维度客观看待中国。”麦教授说,正因如此,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大行其道。“中国人有爱国主义情绪很正常,哪个国家都一样。从中国历史看,中国对周边甚至整个世界,更多地希望能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不想有那么多的麻烦来影响国家发展进程。”

  “许多美国政客媒体都在炒作概念,将世界的许多问题归咎于中国,给中国贴标签,但常常没有道理。”他说,阅读美国的报纸杂志,觉得中国很让人害怕。“有时,我对他们说,应该多去看看。看了之后,你就会发现没那么可怕。”

  在麦教授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内社会贫富差距大,中产阶级不满意,出现排外主义,美国政客又正好利用排外主义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麦金农认为人类社会总有共通之处,中国今日发展遇到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都曾面对过。“中国人蓬勃向上,坚持不懈,注重学习和教育,相信许多问题都会慢慢得到解决,中国未来一定会更好!”

  告别麦教授,已近黄昏。暮色中,足有三四人高的柱状仙人掌,显得格外伟岸挺拔。麦教授说,它们至少已有百年树龄,但生长之势不可阻挡。言语间,对屋前的仙人掌林充满敬意。是啊,坚忍不拔,于治学态度甚或国家发展,又是何其重要!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分调裁”应做好三个结合

    要优化“分调裁”工作机制,须将“分调裁”工作与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做好结合,与人工智能做好结合,与各地实际情况做好结合。全国各级法院正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工作部署,持续加大诉讼服务中心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分调裁”机制落地生根,成果丰硕:

  •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 助推劳动教育,职业院校有优势

    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有一类院校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助推这些普通教育类型的学校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那就是遍布各地的1万余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的独特优势职业院校具有劳动教育的理念优势。职业教育是以一种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教育理念上追求不是系统构建科学文化知识

  • 打开劳动教育的新天地

    【教育透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作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访谈

文献

  • 思想建党的发端——重温周恩来《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一文中,周恩来开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党的政治路线上许多不正确思想的来源

  • 为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作出新贡献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举行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