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科技创新引领 现代海关建设
尹盼秋//www.workercn.cn2012-12-07来源:黄胜强
分享到:更多

  

    新形势下,全面建设现代海关,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打击走私、通关监管、保税监管、统计监测等能力,必须着眼海关改革和建设大局,坚持走科技强关之路。

    海关的科学发展,不仅是科学管理思想、管理制度逐步培育的过程,也是科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突破创新的过程。科技作为海关各项工作的依托,必须进一步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建设现代海关贡献力量。

    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汹涌,科技竞争正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全面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十二五”时期也是我国海关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全面建设现代海关,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打击走私、通关监管、保税监管、统计监测等能力,必须着眼海关改革和建设大局,坚持走科技强关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海关事业不断发展。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同年,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首破1万亿美元,统计报关单1730万份,人均征税首破1亿元。外贸发展日新月异的背后,是科技变革铸造现代化海关之路,这些年来,科技工作从信息化开发逐步上升为智能化应用,并向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方向发展,成为海关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助推力。上海海关从近乎零起点出发,始终坚持把科技工作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科技生产力全面融入海关业务改革、内部管理以至口岸大通关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科技引领海关作业步入高速时代。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报关自动化系统建设再到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特别是2004年10月,上海海关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上海电子口岸,科技应用在现代海关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另一方面,科技引领海关监管精准高效。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海关监管效能,目前,上海海关物流监控系统已集成了物流监控中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集装箱自动识别检查监控网络、GPS集装箱卡车卫星定位系统、IC卡管理系统、电子车牌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并已在全关所有卡口安装使用,实现了海关对物流在时空上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与此同时,科技引领海关行政执法的标准化。近年来,海关系统先后开发H883、H2000系统,把海关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措施以及业务规程转化为系统的程序、数据和参数,以专业化的技术系统和信息平台为依托,构筑立体式的数据网络,有效统一和规范海关执法。此外,在实现快速通关和有效监管的同时,上海海关也高度重视安全建设,通过各项科技应用保证海关工作稳健运行。

    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国际贸易信息交换日益频繁,海关在服务国家宏观管理、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优化口岸贸易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上海正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上海海关将紧跟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坚持创新发展、服务全国、走在前列,努力打造“理念领先、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智慧型海关。

    一是探索物联网应用,夯实正面监管基础。物联网具有网络化、精细化、智能化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以应用物联网的这些特性,创新监管模式,改进业务流程,推动海关集约化发展。包括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基础性研究,重点攻关射频识别技术、安全智能锁等技术,完善海关物流监控平台功能;加快现场业务指挥中心建设,启动空运口岸查验现场联网监控系统、海运口岸查验现场联网监控系统等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海关智能监管能力。

    二是研究云计算发展,优化整合管理资源。要依据“云时代”产品即服务的理念,打造海关业务“动态资源池”,实现海关的海量信息存储共享、海量数据运算应用、管理资源整合集成,进而实现应急指挥、业务监控、风险防控等功能目标。一方面,可以以海关“私有云”建设为重点,构建“云平台”;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外部服务提供商(如电子口岸)或其他建立“私有云”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实现可兼容的“外部云”。

    三是推动“单一窗口”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要借鉴国际海关先进经验,深化分类通关改革,加快通关无纸化改革试点,推动实现企业向一个部门或一个信息系统申报,即完成所有口岸通关手续;密切口岸协作,扩大“一单两报”试点,深度融合口岸电子政务与相关电子商务;继续建设上海电子口岸航运中心信息平台,促进“长三角”区域以及泛长江流域地方电子口岸间的互联互通,形成与“长三角”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模式。

    四是运用ITIL(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理念,提高系统支持保障能力。要积极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理念,横向上强调运维“监”、“管”、“控”3者集成,纵向上推动直属海关与海关总署核心节点之间的运维信息及时交互和知识共享,通过推进同城容灾备份中心和关区广域网建设、逐步建立移动网络体系、深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建设等,实现信息系统从故障甄别、问题分析,到管理配置、运维变更等流程操作的一体化、自动化管理。

    (作者系上海海关关长、党组书记)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