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有机融合-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军事

探索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有机融合

田 野
2018-10-16 08:02:02  来源:解放军报

  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是我国目前并存运行的战时和平时两大危机有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两大体系有效衔接、有机融合,对于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构建平战结合、平战一体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16年初军委专门组建国防动员部,到今年4月份国家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的平时和战时危机管理机构战略顶层构架已初步形成,为下一步实现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我们要更新思想观念,抓住有利契机,积极探索推进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有机融合。

  坚持组织领导“统”,建立集中统一、军地衔接的指挥体系。实践证明,集中统一、军地合成、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是成功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多种安全威胁的关键。为此,应把建立高效顺畅的应急应战军地联合指挥体系,作为两个体系融合的首要抓好抓实。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军民结合、平战一体、精干高效的要求,以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与国防动员职能部门为主体,吸收驻军、武警、公安、气象、环境、卫生、新闻等相关部门参加,构设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根据可能担负的应战应急任务,本着执行应急任务以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为主、执行军事任务以国防动员系统为主的原则,建立总体协调关系、工作定期联系办法、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完善联合研判、联合决策、联合行动机制,将国防动员应急功能融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将应急管理处突职能纳入国防动员体系,努力推进两大体系在组织指挥上的衔接。

  坚持对接机制“合”,构建功能齐备、任务衔接的力量体系。平时和战时灾害的转换性和类似性,使得平时和战时所需应急应战专业力量队伍具有通用性、融合性。加强国防动员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编成、专业训练、装备器材保障统建共管,能有效提升两支力量遂行任务能力。坚持力量队伍统编,国防动员系统主要规划作战、维稳及专业保障力量建设,应急管理系统负责组织地方应急力量建设,两个系统联合制定力量队伍编组方案,合理确定专业种类、布局结构、数量规模和标准要求,切实形成专业齐全、军地通用、精干高效的应急应战力量建设布局;坚持装备器材统配,按照军地互补、保障急需、通专结合的要求,制式装备纳入军队统一保障计划,应急装备融入地方渠道统筹解决,通用装备依托社会资源预征预储,全面落实应急应战力量队伍装备器材配备;坚持训练演练统管,以应急应战任务需求为牵引,统筹年度训练演练规划计划,发挥军民融合优势,依托行业系统和任职岗位,大力推行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坚持开展联合培训、联合训练、联合演练,切实增强两大力量体系合成应战、协同应急能力。

  坚持政策法规“促”,健全双应兼顾、机制衔接的预案体系。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涉及军地的多个行业、部门和单位,参与主体多元,在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军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新形势下,必须把国防动员机制与应急管理机制衔接纳入法制化轨道,依靠法律的权威和约束力,促进两大体系的有机融合。在《国防动员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框架下,根据可能担负的应急应战任务和任务的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确立平时应急、战时应战“双应一体”的平战转换机制,制定不同方向、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专项行动计划和方案,并随情况变化不断修改完善分支计划,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军地一体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旦发生重大灾害、社会危机和战争威胁时,立即启动相对应的预案体系,从领导层和执行层实施军地联动,确保战争动员和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和实时高效,完成两大体系平战转换机制有效衔接。

  坚持保障资源“融”,建设集约高效、资源衔接的保障体系。保障资源是应战应急动员的根基和保证。按照经济建设贯彻国防需求、应急建设贯彻应战需要的原则,科学统筹人力、财力、物力和网络信息等行业系统资源,在应急管理系统中高度聚合应急资源,在国防动员系统中综合集成应战保障要素,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合财力资源,构建以“地方党委、政府主导、军队积极配合”的财力保障机制,平时建设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进行保障,重大任务可提出专项申请和保障计划,为军地联合行动提供财力支撑;整合运力资源,依托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交通运输设施,融合现代物流先进技术,建立快速运输通道,形成联合应急应战运输网络及协调机制;整合信息资源,构建标准统一、规范数据、互联互通的军地信息系统,建立常态灾情预测、敌情监测等多源情报信息网络体系,提高军地信息采集、风险研判、预测预报能力,实现两大体系在资源保障上的有效衔接。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深化北京工运史研究的思考

    北京地区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员涌现出一批党的早期领导骨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北京工运史的研究和宣传必须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开辟新境界。

  • 新时代应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发展历史,经历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3个历史阶段。其间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转折:第一次转折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第二次转折发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 工人阶级作用的回顾与展望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我们党和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走过的极不平凡的道路,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中国工人阶级的奋斗历程和巨大贡献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工人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改革的不同时期,工人阶级都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沿

  • 担当加强中国工运史研究重任

    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发生和发展历史的学问。加强新时代中国工运史的研究,对于推进新时代工运事业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校近70年来,工运史研究薪火相传,集聚了一批工运史研究方面的学者,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访谈

文献

  • 84年前这份不起眼的文件,竟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一份84年前由红军总政治部下发的文件,题目是《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这份文件的签发日期是1934年10月9日,文件要求各部队“必须在沿途进行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广泛的进行口头宣传

  • “抗战文献平台”与抗战史研究的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对抗日战争研究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史料的掌握,是史学研究的根本之一。然而,史料收藏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术研究的不平衡,实际上也限制了学术的均衡、自由发展。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