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养成+体验+实践,探索中小学德育一体化——
德育与孩子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俞景福
//www.workercn.cn2015-09-15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将其融入课程体系、教学活动及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小学至高中德育融为一体,努力培养健康、阳光、有修养、有能力、有知识的人。

  针对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的重说教、轻实践、易落空的问题,我们将改进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创新德育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养成教育”上,更加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凸显学校德育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确定了抓住“一个中心”,突出“三项任务”的德育工作体系。

  “一个中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并将其融入课程体系、教学活动及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三项任务”是小学以培养习惯为重点抓好养成教育,初中和高中在持续抓好养成教育的基础上,以明理导行和成人成才为重点抓好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努力培养健康、阳光、有修养、有能力、有知识的人。

  结合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认知规律,我们确立了“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学年目标,层次清晰;班级目标,具体明确”的德育工作基本操作原则,并按照“统筹规划、分层推进;典型带动,整体提高”的思路,在小学确立了10个好习惯,在初中和高中分别确立了12个好习惯。在全市评选出好习惯示范生1094名、示范班296个、示范校30个、示范县(市)区2个。

  小学:阅读、写字和礼仪成为每日必修课

  小学生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但好奇心较强。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规范行为上,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尝试养成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将每天上午上课前20分钟设定为全市小学阅读、写字课时间,阅读、写字内容隔天一次。开展全市“书香校园”创建活动,要求低学段学生以看图说话的形式进行阅读训练,中高学段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名著。引导家长为低学段学生睡前讲故事,和中学段学生共同读书,指导高学段学生写故事,让孩子逐步养成阅读、思考和质疑的好习惯。

  全市每年开展一次师生书法比赛,师生全员参与。师范附小以打造墨香校园为目标,把书法引入课堂,编写了书法教材,建立了学校书法网站,每名学生都有写字成长档案,学校变成了孩子们书写的乐园。

  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

  学校通过编写孩子们喜爱的校园新童谣,开展每天中外名曲欣赏、每天运动一小时、每天做一次家务、每天自己整理学具、每天一分钟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从自身交往做起,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增强讲文明、懂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使民族传统礼仪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和平小学把“让文明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学习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作为办学理念,专门开设了经典阅读课,不仅让学生阅读文本,还让学生阅读图画、阅读声音,把京剧、名曲、名画欣赏作为经典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多维立体经典阅读已经成为和平小学特色办学的一张名片。

  初中:课堂、活动和作业充满体验式挑战

  初中重点开展尝试体验教育。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求知欲强、好奇好动、自制力差、逆反心理强,社会体验和参与的热情高。在持续抓好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尝试体验让学生在尝中学、在试中做,初步体验参与各项活动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与品质,在尝试体验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构建体验式课堂。提出了创设有趣情境,引发学生体验;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巧设活动内容,注重互动体验;重视激励促进,蕴含情感体验;走出学校课堂,拓展生活体验等“五大教育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创设体验基地。在农村初中,为学校建立了菜地、果园、鱼塘、温室等学生体验基地,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劳动的辛苦、自然的神奇和科技的力量。

  开展体验活动。在生命成长体验上,倡导把“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作为根本追求,引导学校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密山市知一中学依托体验教育基地,开展种植、养殖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感恩父母,提高生存本领,掌握农村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

  鸡冠区第九中学以“珍视生命灵动、彰显鲜活个性、引发心灵创造”为主题,在解决“早恋”、迷恋网络等棘手问题时,从尊重、理解学生出发,通过和学生平等交流谈心、建立君子协定、开展模拟法庭等人文关怀的方法,使学生走出“早恋”、迷恋网络的误区。

  高中:责任、担当和理想在实践中练就

  高中重点开展实践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全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教育去形成健全的人格,完善公民的基本素养。

  开设德育实践课程。学校要高质量上好每一节思想政治课和德育活动课,精心设计教育内容,科学安排教育环节,开发德育活动校本课程,提高高中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导学生规划人生。在学校开设了“职业与人生”、“学业自主发展规划”等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人生发展规划。在高一学年,帮助学生按照升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要求,自主选择学校课程和自修课程;在高二学年,主要是让学生适当了解一些职业、专业信息,初步确立人生发展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在高三学年,根据学生成绩、爱好、职业取向指导升学,明确自主发展方向。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家长中开展“孩子,让我告诉你”,在学生中开展“爸爸、妈妈,听我说”双向主题对话活动,教育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设计和家庭责任结合起来。

  鸡西市第二中学以提升学生生命品质为根本,通过知(我了解)、情(我感受)、意(我意愿)、结(我准备)、行(我去做)的方式,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引发学生对未来发展的理性的思考。

  第十九中学开发了德育活动课程,设定了“八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十个教育主题,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积累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作者系黑龙江省鸡西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