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思考
张有明
//www.workercn.cn2016-03-04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到:更多

  

  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日益突出,这表明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表面看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实质上,却是我国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与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矛盾。

  完善教育、培训体制,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加快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联动,形成合力。本文主要从政府的责任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做好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表明,建章立制是第一步,也是基本保障。而政府在建章立制的工作过程中,有三个方面有待加强:一是提高立法的质量,提升专业性和时效性;二是加大执法的力度,我们不仅缺乏规章制度,而且对现有法规的执行也不严;三是尽量减少以政代法的现象,我们好多本应通过立法形式来做的事往往通过“红头文件”的方式推进,这种做法费时而低效,且难以连贯。

  科学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的顶层设计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根本,可以有效避免大学转型过程中出现一哄而上的乱象。顶层设计包括:办学定位、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学生入学资格、培养过程规范等,其中,招生来源、录取资格、不同层次学校的衔接等问题都是需要通过顶层设计解决的问题。例如,按照教育部的思路,1999年以来新升本之后的600多所本科院校是本次转型的重点。那如何转?是“政策性转型”还是“准入性转型”?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倡议,尚缺乏相应明晰可执行的设计。

  二、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环境支持

  着力打造产业基础。恩格斯曾经讲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社会需要就是产业升级换代所带来的对人才需求层次的变化。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而人才需求又要通过一定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产业来拉动,这一点在我国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看得很清楚。由于本次转型的重点对象是1999年以来的新升本院校,而这些院校大都是省会城市之外的地方性院校,地域性的学校为地域性的产业经济培养人才,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有些院校身处特定的地域,但却缺乏基本的产业经济,也是目前一些新升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地域尴尬。因此,就政府而言,在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中的重要责任,就是积极培育地方产业,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提供孵化器。

  搭建产学融合平台。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不一定就能与地域性的高校形成联动性的合作机制。政府还有责任在产业部门与高校之间搭建两者产学研的合作平台,这就涉及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政府在资源配置、优化与整合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带头作用,所以政府有责任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聚集社会有效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地域性资源,也包括域外资源。作为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产业部门必须转换观念,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理应有所作为。人才是生产诸要素中最活跃、最有生产力的要素,产业部门不仅仅享受人才带来的红利,也要分担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成本。产业部门既是高素质人才的直接受益者,也应是人才培养的承担者。

  三、理顺教育评价机制,实行管办评分离

  现有评价制度是管、办评不分。即,管理者、办学者和评价者不分离。中国现有的近2500所高等学校,不论“985”、“211”还是地方本科院校,从学生入学人数、专业申报、课程开设到学位授予,无不向政府有关部门报批。事实证明,管办评不分的评价机制是不成功的,低效的。

  确立管评分离机制,就是在建立应用技术大学之始,建立政府统筹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适切性质量评估的机制。比如专业认证、教师资格认证、人才培养质量认证、学校转型资质认证等评估都与政府剥离,政府推出任何形式的教育评估,交由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来进行。国外大量经验表明,引进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独立质量评估,是解决中国教育评价制度管、办评不分的必由之路。(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