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解放思想 修炼内功 对接市场
——新形势下加强质监技术机构建设的几点认识
国建峰
//www.workercn.cn2016-06-23来源: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更多

  

  在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伴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场化导向在经济领域各个方面渗透愈来愈深。作为质监部门的检验技术机构,在民营、国外等各种技术机构不断参与的竞争环境中,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推动发展壮大,引起了质监系统各级各层的广泛思考,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照对先进技术机构的调研思考,谈几点粗浅认识。

  认识之一:思路与形势接轨是根基。只有将固化思维真正解放,才能对技术机构进行科学定位,厘清发展思路。

  真正解放思想是“发动机”。不管做什么工作,思想意识状态决定了工作的状态,固化保守思维是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对先进质检机构的调研中,笔者首先感觉到一种发展的氛围,这种氛围,有昂扬的精神状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密切的协作配合,之后才是着眼实际的创新。真正地解放思想,要勇于自我解剖、放下包袱、端正认识。不挖出因循守旧、表里不一、得过且过、不顾大局的思想根源,工作效率提高不了,对接市场实现不了,创新发展就是空话。斩断了阻碍发展的思想根源,开动机器,不断前进就没有了后拽力。

  明晰发展规划是“航标灯”。质检技术机构要想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一是要科学分析形势和发展方向,既要着眼现实,清醒认识,又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二是要未雨绸缪,预先准备。着眼市场化的趋势,想下海游泳,就得先学会游泳的本领。“旱鸭子”下水,不是解放思想,而是盲目乐观;三是要善于借鉴。先进的质监技术机构虽然各有特色,但离不开发展的规律。他们不同程度地发展状况,正是在发展中学习借鉴的不同层次。

  准确科学定位是“控制阀”。第一定位要抓住根本。作为质监系统的技术支撑,首要的应该是质监系统服务政府的技术平台。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需要技术机构发挥的作用不只是单一对产品的检测,还有市场风险预警、产业发展的分析,舆情的防控等,更好地胜任并拓展服务政府的职能,技术机构的发展就有了存在的根本。第二定位是服务市场发展、服务企业的科技平台。在改革发展的一线城市,他们的服务理念先进,服务范围宽广,服务能力很高,实现了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销售全链条的体现。第三定位要体现发展的长远目标。某先进机构的长远定位是产业面向全球分工的符合性评价平台,体现了他们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奋斗目标。需要认清,技术机构必需具备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市场化的趋势越来越浓厚。另一方面,在政府大部制的发展趋势下,技术机构的未来走向也存在着多种变化因素。如果没有锤炼成在市场中搏击风浪的本领,迟早会自我萎缩,被市场淘汰。

  认识之二:自身与发展接轨是保障。人才、管理、科技是推动技术机构发展的“三驾快车”,三驱并举,才会让发展成为有源活水。

  人才立检是推动发展的“机车组”。先进质检机构的发展经验表明,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是要积极培养人才,有组织地进行全员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并且严格考核,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给有能力的人创造施展的舞台;二是从研究项目入手,与高校的院士、导师(博导、硕导)建立项目合作,进而解决引进博士、硕士的问题。三是要做好人才的定向培养。根据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学历层次、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鼓励同志们到大学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的学习深造;四是要善于使用人才,坚持用事业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使各专业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管理兴检是推动发展的“动车组”。数据精准、运转高效是技术机构立身、发展的重要保障,离不开高效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一是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梯次培养,运用严格的技术管理和质量考核,保证工作有序开展与总体效果提升。二是要针对检验检测运行过程的风险,总体实行盲样检验,严密监控抽样、受理、检验流程、报告质量和残样处置,没有任何特殊与例外,同时面向委托检验客户主动开展约请整改服务,通过全环节质量监控,实现机构整体安全运行和科学高效。三是针对管理粗放的问题,对不合格报告和监督抽查检验报告实施技术管理部门复核审查制度,把质检技术风险防控工作前移,还为技术部门汇总材料提供了了解检验工作一手情况的有效机会。

  科技强检是推动发展的“高铁线”。加强科技工作,一是要深厚科技创新的氛围,使科技工作成为工作常态。通过建立奖励基金,研究出台鼓励科研工作的政策措施,将科研项目申报和结题、科研成果纳入年度考核,给予加分奖励;对列入省局以上的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有科研项目课题成果的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岗位聘用、绩效工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是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要加大投入力度,按照质检总局的要求,每年用于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比例不低于全年收入的20%,继续巩固提高国家级检验中心建设,补缺配套,完善体系,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使检验能力向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方向努力。三是紧盯市场前沿。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准确把握这些新技术、新产业的变化方向,全面推进”互联网+检验检测“服务模式的创新。四是争取外部支持。对谋划的重点项目,要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争取得到当地政府在征地、规划、资金、人才引进、检测用房等方面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合作、与企业合作,走教研结合、产研结合之路。

  认识之三:机制与市场接轨是路径。市场环境需要灵活、快捷、高效的运行节奏与之相适应,只有把握市场脉搏,才能在竞争的态势中激流勇进。

  进行体制调整是快速对接市场的“轻骑兵”。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些技术机构来看,他们的体制结构大部分是“二类事业单位+成立下属企业”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使他们在适应市场上有了较大的灵活度,对吸纳人才、提升聘用人员待遇、拓展市场、推进发展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体制调整的方向,是为了更好地激发技术机构的活力和竞争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发展的灵活性更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更好地采取针对性措施,适应发展的需要;二是更好地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有利于快速提升科技能力和水平。体制的调整便于引进人才,落实待遇,提升能力,适应发展。

  广泛运用“互联网+”是融合市场的“新利器”。在南方各地尤其是深圳,笔者感受到当地质检机构对新生事物的对接和运用能力之强大。从加强互联网的应用来说,一是要建立“互联网+技术”专门管理部门,聘请专业人才,运用“信息流”管理,推动全局工作提升,尤其是质量管控工作的提升。二是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加强各种形式的宣传,体现技术机构的优势、实力和竞争力。三是指导各检验部门建立微信平台,打造行业技术检验微信圈,促进业务工作开展。四是把“互联网+”的使用和创新纳入工作考评范围积极推进,以考评促使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跳出质检看发展是开拓市场的“望远镜”。对照先进来看,质量检验工作已不是单纯的“你送我检”模式,而是形成了以检验为核心,伴有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制修订、业务咨询服务的有机链条圈。这个圈子,极大地扩展了检验的内涵,成为一个促进产业发展大平台。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对检验能力和水平的延伸,体现了科技工作的引领。结合自身,从业务深度上说,要解决与产业对接时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等问题;从检验的宽度上说,市场的竞争下的检验检测,不单纯是产品本身的检测,而是应该把检测范围逐步扩展到整个产业链条。从产品原材料的检验、到生产过程的服务、产品的研发、产品的检查、销售等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把质检机构打造成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平台,先立足省内产业,后着眼国内产业,最后放眼国际市场。(作者为河北省产品质检院院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