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弘扬工匠精神 铸就产业工人吉林品牌》系列报道之八
让“工匠精神”成为劳动者的精神坐标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7-05-08来源:劳动新闻
分享到:更多

  

  2016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所言旨为:“工匠精神”并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的规律。正如纪录片《大国工匠》总撰稿人崔文华所言:“工匠精神是一种道”。道恒久,术常青。“工匠精神”应成为永不过时的风尚,引领劳动者不断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

  助力振兴需要“工匠精神”的哺育。当振兴发展到一个临界点,“走量”的时代过去了,“求质”、“走心”的时代来到了。“中国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总结出的“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正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正是有了如此求质、走心的精神,才让“中国动车”蜚声世界。故而,“工匠精神”应成为劳动者的主流思想共识与社会契约,推动振兴的“质量革命”。

  打造品牌呼唤“工匠精神”的引领。社会呼唤“工匠精神”,正说明当下这种精神的匮乏。产业工人的素质提高、品牌塑造需要“工匠精神”怎样的熏陶与厚植?工匠者,匠人也。匠人之心贵于专、匠人之技名于精、匠人之器致于利、匠人之名响于传……可谓,“良工易得,巧匠难求”。响亮的工人品牌必然是一支用心、用力、用技术、用智慧、用精神来塑造的队伍。吉林以“工匠精神”为统领,在机制建设、德育培养、素质提高、示范引领等方面下“真功夫”:吴宏立、李凯军、徐龙杰、李永翔……正是这些工匠对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实践,才打造出吉林富有特色的产业工人品牌,也让“工匠精神”蓬勃生长。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在首届吉林工匠中,爱岗敬业者有之,精益求精者有之,勇于创新者有之,孜孜以求者有之,无私奉献者亦有之……追本溯源,“工匠精神”本质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为“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以正能量为“劳动美”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能。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工匠精神”是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新动能”,是引导劳动者成长进步的精神指引,更是劳动者社会价值的起点。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意义更为非凡:使“工匠精神”深植于劳动者思想深处。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用严谨、专注、进取的精神,在细微之处追求极致,用耐力和韧劲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