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工运理论动态-正文
以“专注精神”提升劳动价值
邵方超
//www.workercn.cn2015-05-02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赋予劳动极大的神圣与崇高。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倡导一种劳动的“专注精神”。

  这种“专注”,应该是沉下心来杜绝浮躁的一种态度,是不因资金和时间制约而止步追求极致的一种品格。回顾我国一些过往的企业成长史,这样的词汇总是耳熟能详:产能扩张、成本控制、营销策略、市场份额……而让我们普遍感到陌生的,正是“努力将产品做到极致”的专注精神。

  造成“专注精神”缺失的理由,可以找出许多。比如由物资短缺形成的卖方市场,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企业不用刻意在乎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就能迅速完成资本积累。在重规模资本、轻劳技素养的成长环境下,劳动者把劳动当成任务甚至负担,态度消极,势必不愿精益求精,也创造不出完美产品。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因素,随着投资、消费环境的不断变化,成本优势的逐渐消退,正成为我国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羁绊,放眼世界,与德、日等国强大的制造工业相比,“专注精神”无疑也是我们所亟需补齐的短板。

  不能因此说我们没有“专注”的基因,早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中,“张瑞敏砸冰箱”“鲁冠球把次品当废品卖”的故事,不也正是那个商品短缺时期“自我较劲”追求产品极致的典范吗?我们应该完全有自信重新倡导这样一种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中,把“专注”作为基点,不浮躁、不跟风,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钻研本业,力求在技术与细节上不断突破,直到实现“市场离开我不行”的高度,否则,也许做工越多,越容易积累无效的过剩产能,到那时,劳动创造价值就真成了一句空话。当然,这需要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过去的思维方式,廓清内心深处对劳动价值标准的模糊认知,无论经营还是做工,都要始终把满足他人愉悦体验和为社会创造价值作为终极目标,并乐于享受这一过程。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