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多给“土秀才”掌声
徐元锋
//www.workercn.cn2015-07-09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山东老家的文敬大叔今年多了项“使命”:访问家族健在的老人,查阅皮庄村的资料,在已经城镇化的社区附近搜寻乡土的记忆。我们徐姓以前是村里的大姓,据说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山东,民国时祖上在周边十里八村小有名气,“闯关东”讨生活的也有几家,如今在城镇化大潮下,乡亲们都“洗脚上楼”了——一本家族变迁史,也是一部浓缩的家国历史。大叔虽只有初中学历,却勉力要“给儿孙辈留点东西”。

  笔者平时在云南乡村采访,也经常遇到或听闻“土秀才”的故事。他们骨子里崇文好古,农闲放下锄头时,有的走村串巷收集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旧事,有的翻山越岭追寻滇西抗战的历史烽烟,更多的热衷于创作“土得掉渣”的文章诗歌——发表遥遥无期,仍然乐此不疲。他们的身份是农民,心里热的是文化的事,其实多数不被理解,是一群“穷酸土秀才”。

  现实中的“土秀才”确实有点落寞。因“研究方向”是“冷门”甚至“偏门”的领域,构不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是唱唱跳跳动静大的“文艺表演”,和文化产业挨不上边,犹如科学研究中的“基础科学”,还不拿工资倒贴家用,别说外人,家里人理解支持都难。腾冲的农民作家段培东,曾经为写滇西抗战在家里挖了个“窑洞”搞创作,艰辛一言难尽。如今八十高龄的段培东已是闻名遐迩,可像他一样“出息”的毕竟少之又少。

  “礼失求诸野”,文化的根脉在基层、在草根、在乡村。相对于自上而下的文史研究,“土秀才”们的“成果”既谈不上规范,也可能经不起推敲。但他们对乡土人情最为熟悉,最懂乡亲们精神文化上的冷暖。比如段培东,村里的小学喜欢请他去讲故事;有些村民喜欢晚上找他“冲壳子”闲聊“讲古”;调解邻里纠纷时他也能把道理说到点子上。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以载道,正是“土秀才”们身体力行地生动演绎,浸润着乡野朴素的“核心价值观”。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在许多农村甚至城镇,兴起了一股子修家谱、编村志的潮流:人们在经历了长期的奋斗积累后,关心“自己从哪里来”的精神需求正在增长。这些苗头和趋势,正是“土秀才”们大展拳脚的好时候——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正有赖于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筚路蓝缕。小河无水大河干,只有一条条乡间文化溪流清澈丰盈起来,传统文化复兴的江河才能蔚为大观。

  乡间“土秀才”们不少,其“研究项目”也有很强的草根性:选题自由,没有时间规划,成果也难以按发表论文衡量——但这些都构不成我们不给他们喝彩的理由。多给他们些支持,有公共文化项目资金当然更好,如果受制于财力或缺乏操作经验,那就先报以“掌声”吧。如设立“县长草根文化奖”,每年评选一定的民间“潜学”文化项目,披红戴花登报上电视,“土秀才”们大都是好面子的人,即便没有真金白银的激励,也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作为读者和乡邻晚辈,我心里很期待文敬大叔的“成果”早日问世。虽然乡土荡然无存,但在他那质朴无华的文字里,我应该能找到乡愁的温暖和道德的法则。又或者当儿子问起“我们家的历史”,自己不至于茫然无知哑口无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