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用信任换来和解该多好
宦翔
//www.workercn.cn2015-11-16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叙利亚大马士革居民艾曼每天都要骑车前往市区兜售食品。由于他所居住的黑石区曾遭到极端势力的渗透,每当这位70多岁老人经过沿途的政府军检查点时,都会受到额外的严格盘查。“每当他们看见我身份证上的住址时,都会先投来异样的目光。”自认为一辈子清清白白的艾曼感到非常难堪。

  加强安保本无可厚非,而像艾曼这样的普通人因遭受区别对待而愤愤不平也情有可原。然而,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叙利亚社会的普遍信任感正在流失:陌生人之间戴上了宗派主义的有色眼镜;普通百姓不满权贵阶层攫取利益;谈判桌前,各派别之间勾心斗角;战场上,停火协议屡屡被破坏……很多当地朋友不无怀念地说,叙利亚曾经安定团结,不同宗派和族群就像一块块五彩的马赛克,共同拼出一幅和谐的画卷。然而在战争中人人自危,相互间隔阂不断加深,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的信任度和凝聚力自然大打折扣。

  截至目前,至少已经有23万人在叙利亚冲突中丧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民众是最大的受害者,且很多当地朋友都认为,局势正在每况愈下。一方面,叙利亚危机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各方的干涉与博弈仍在持续。战争久拖不决,人们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危机的诉求尤为迫切,归根到底,这需要叙利亚各派实现和解。

  信任,是和解的基础。它作为道德资源和社会资本,是维持公共生活有序化的必备前提。美国学者帕特南曾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意指普通公民的民间参与网络,它包括体现在这其中的互惠和信任规范,通过合作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对于叙利亚而言,只有重新建立起广泛的社会信任,才能为和解乃至重建工作积累“资本”。

  叙利亚危机前所积累的社会资本虽在流失,但尚未消耗殆尽。如今,这些散落在残垣中的珠宝依然时常令人眼前一亮。一次,笔者在大马士革的一家加油站加油,工作人员在收款后直接把钱放进了口袋,向我挥手告别。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何不当面点清?“你是常客,”见我疑惑,他微笑着补充道,“不必点了,因为信任。”

  在当地的很多老市场,一些瓜果蔬菜并不是按照称重出售,而是以件计价,卖家根据市场核准的单价大致估算出每件产品的价格。比如,10枚仙人掌果洗净剥好入袋,一件大约售价500叙镑。这样的估算难免有误差,而卖家也会视情多退少补。一位摊主说,买卖双方公平交易、互相信任,很少出现纠纷。

  简单而朴素的交易原则,体现的是叙利亚社会中的“信任感”。当下,战争持续、就业率低、物价上涨、缺水缺电……当地民众在全方位的危机中步履维艰,但人与人之间宝贵的信任仍在。这样的信任能够扩散到更多方面就好了,和解的希望一定程度上也在于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