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欲育良将 先锻名师
蔡吕良
//www.workercn.cn2016-04-12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习主席在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多出一些懂打仗的名师,带出一批会打仗的高徒。这一重要论述,既深刻揭示了军队院校建设和军事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育良将,先锻名师。

  军校锻造的是“军之脊梁”,教学的核心是为战研战、谋战备战。课堂虽不见硝烟,却须始终锁定明天的战场。战争年代,百战生百将。军事人才成长,主要是从战争中学习打仗。和平时期,培育能够担当打赢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主要靠院校、靠名师。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只有那些懂打仗的名师,才能高水平地传战争之道、授战胜之技、解打赢之惑,才能带出一批会打仗的高徒。

  名师必晓于实战。一所军事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一些一门心思钻研打仗的名师。刘伯承曾打比方说:搞剧团要有梅兰芳那样的名演员,开医院要有手到病除的高明医生,办学校则要有一支精通业务的高水平的教员队伍。我军历史上的抗日军政大学,尽管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以大地为书桌,以战场为课堂,但培养了大批能打仗、打胜仗的优秀军事人才。连我们的对手冈村宁次都声称:宁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牺牲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抗大成立之初,就邀请或选调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丰富军事斗争经验的干部到抗大工作或者授课,毛泽东、朱德、徐向前、罗瑞卿、许光达等纷纷走上讲台,传道授业解惑,较好地实现了课堂与战场的对接。

  然而,目前我军院校教员队伍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任职经历较为简单,缺乏演训演习经验、对信息化战争知之不深,有实战经验的教员更是凤毛麟角。试想,让从未指挥过部队的讲指挥艺术,让从未带过兵的讲带兵经验,怎能不与战场、与部队脱节呢?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院校教育应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深入研究军事人才培养规律,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拓展联教联训渠道,畅通院校与部队的人才交流渠道,让更多的教员深入部队一线、任务前沿,加深对军事斗争准备的理解,掌握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方向;同时,让更多的部队优秀指挥员走入院校课堂,传授打仗本领、详解作战经验,增加课堂教学战味,增强院校发展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作者单位: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