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山寨社团
薛世君
//www.workercn.cn2016-04-28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围城》里,方鸿渐读的克莱登大学是一所“野鸡大学”,居然不妨碍他以“留洋博士”身份登堂入室。现如今,除了“野鸡大学”,还有一些“野鸡社团”,生意也好得一塌糊涂,要不是政府部门出面查处,恐怕还要招摇撞骗下去。最近,先是民政部公布一批“山寨”社团,然后是北京市快速响应,将“全国道德教育组织委员会”等山寨社团依法查处。

  2006年的时候,“权威认证”了多款知名牙膏的“全国牙防组”被扒掉了底裤,居然纯属“三无”组织:无注册资金、无固定设施、无专职人员,公众瞠目结舌,监管部门尴尬不已。此后,又有“中国营养协会”、“世界奢侈品协会”等,以赫赫名声忽悠公众,评奖办活动,敛财无数。到了今天,终于轮到了“全国道德教育组织委员会”。

  “山寨社团”层出不穷,无非为名图利,一般是通过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搞行业培训收费等。有时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互相“抬轿子”,有时候干脆撕破脸直接向企业敲诈勒索。而且这些“山寨社团”一般胃口都很大,动不动就冠以“中国”、“中华”、“世界”、“国际”等字眼,包装得非常“高大上”。笔者就曾在一位诗人的名片上看到排着一列冠以“国际”、“炎黄”、“华夏”名头的头衔,感觉诺贝尔文学奖对这位仁兄来说都是小case,冲出地球太阳系、纵横全宇宙的“气场”喷薄而出。

  “山寨社团”大行其道,无非是“戴着市场的帽子、打着政府的幌子、坐着‘行业’的轿子、拿着企业的票子”。一者需求旺盛,“精准定位”那些喜欢沽名钓誉的人或公司,“社团经济”才蔚为壮观。二者监管不力、互相推诿,或有行政魅影,或有利益瓜葛。如此一来,“山寨社团”便能长期堂而皇之地浑水摸鱼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