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走出读屏的困境
邵薇
//www.workercn.cn2016-07-06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读书还是读屏?在今天,这既是一道选择题,也是一道判断题。读书依然可贵,却面临挑战。读屏固然普及,却难逃质疑。

  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我国成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数字化阅读率由32.8%增长到64%.可见,读屏对阅读而言,是一个增量。然而,如同历史上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和新媒体的盛行,都会在改变人类思想交换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同时,引起审视和忧虑,读屏也不例外。社会学意义的统计数字,无法确证和替代个人体验,也无法显示读屏在提高总体阅读“增量”的同时,对提高个体精神“增量”的贡献率有多大。

  研究表明,读书与读屏相比是一种更专注、更深层的阅读。读屏造成的眼睛疲劳程度超过读书,屏上文章三五千字就觉得很长,纸质读物近万字才有长的感觉。看上去只是阅读媒介的不同,但事实上不同的媒介特性会有不同的认知价值——读书更能调动和协调人脑的阅读功能,纸上阅读者获得的理解成绩普遍优于屏上阅读者。“纸页上的文本是固定的,有助于文本的空间构建,让读者形成文本记忆和记忆唤回”,而读屏不适于较长的学术或严肃文本。可见,在获得系统的知识、沉潜的思考和文化的积淀上,读屏与读书无法平起平坐。

  可读屏已无孔不入地潜入我们的生活,这也是我们“阅读焦虑”的来源——尽管我们知道捧起一本书更能让心灵宁静、思维活跃,但我们总是流连于指尖滑动的轻易与轻松中,看似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实则不知不觉将整块时间碎片化;尽管我们知道屏幕总给人尽快下拉到底的急切感,心会越读越躁,但我们每天滑屏的频率仍高于翻书的节奏,看似阅读量不小,实则获得感不强;尽管我们知道东一篇西一篇的非系统阅读,常流于支离破碎、浅尝辄止,但我们仿佛丢失了有计划成体系纸上研读的心境与心劲,看似“无所不知”,实则无一深知。大多数人都有受困于电子屏幕的迷失与惶惑,只是程度不同。

  哲学家早就说过,科技既展现了人类总体的本体存在,又扼杀着个体的本体存在。但科技永远一往无前,时代永远无法“倒带”。如果问,谁愿意回到没有电脑、手机的时代,恐怕应者寥寥无几。我们可以反思读屏的尺长寸短,却不能回避读屏的如影随形。

  你是谁,取决于你读什么、怎样读——人与阅读之间,存在着精神上的同构性。既然我们不能也不愿回到从前,那么,突破“读屏困境”的唯一途径,仍是我们自己。古人云,“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物物而不物于物”是自由——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面对什么变量,我们都不能失掉主体性:“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理想——无论与前人还是与自己相比,我们都不能越活越浅薄。

  在无线网络的覆盖下,在屏幕闪动的包围中,如何拥有定力和智慧,让读屏的归读屏,读书的归读书,二者彼此弥补而非相互抵牾?如何少让碎片、肤浅的读屏充当时间的杀手,多让系统、深入的读书成为精神的增量?钥匙,在我们自己手上。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