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防止被“围猎”,关键在自律
黄红平
//www.workercn.cn2015-09-15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许多干部落马都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被“围猎”。这一新情况突显当下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遏制腐败增量的任务仍然艰巨。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党员干部掌握着权力,不可避免“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防止被“围猎”是党员干部必须经受得住的重大考验。

  俘虏公权力是“围猎”的真正目的

  当下干部被“围猎”的问题比较突出。应该说,这种现象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建国初期,一些非法之徒千方百计地拉拢、收买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其牟取私利服务。作为新中国第一大案的主角,刘青山、张子善就是在不法奸商张文义等人的“围猎”下,一步步从革命功臣堕落为历史罪人的。然而,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所披露的腐败案件看,当下干部被“围猎”的现象,相对于建国初期更加严重。被“围猎”的干部,无论是在总体数量上,还是在行政级别上,都远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任何时期。仅就已查处的省(部)级及以上级别党员干部而言,几乎是每位涉贪高官的落马都与被“围猎”有关。

  实践中,干部被“围猎”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直接被“猎杀”。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作为“猎人”的不法之徒与作为“猎物”的干部之间。在影响方式上,直接被“猎杀”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快速被“猎杀”,即“猎人”与“猎物”好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猎物”乐于被“猎杀”;一种是缓慢被“猎杀”,即“猎物”对“猎人”之投其所好,尽管本初意愿可能不强烈,但却来者不拒,久而久之就顺之自然,深陷其中,类似于“温水煮青蛙”。二是间接被“猎杀”。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不法之徒知悉“猎物”的警惕性比较高或不便直接下手,于是首先对其亲属、子女、朋友和秘书等关系亲近的人进行“猎杀”,这些人就范后,再借此从外围迫使党员干部“缴械”。

  万事皆有因,为什么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党员干部被“围猎”?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党员干部的手中掌握着大大小小的公权力。作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必需品,公权力是个人见人爱的好东西,其奥妙就在于它具有可交换性,能够为持有者带来利益。事实上,干部被“围猎”这一社会现象,归根结底体现的是权与利的纠缠。如果没有公权力作为媒介,党员干部不会成为他人“围猎”的对象,俘虏公权力才是“围猎”的真正目的。

  是否会沦为“猎物”关键取决于自身

  应该说,当下干部队伍的整体和主流是好的,堕为“猎物”的人只是少数。但为什么就是这些党员干部在被“围猎”中落入腐败陷阱?客观地讲,这确实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干部自身的因素。从社会环境看,相对于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原则必然会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缠绕着党员、干部,‘温水煮青蛙’现象就会产生,一些人不知不觉就被人家请君入瓮了”;还有的与一些不良的社会习俗和潜规则相关,“特别是那张巨大的人情关系网,既有形又无形,把很多干部群众都网在里面”,而被迫成为“猎物”。

  但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实际上,党员干部是否会堕落为“猎物”,关键取决于自身:一是“本”正不正;二是“行”散不散。信念是本,作风是行;本正而行聚,本不正则行必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人的本。党员干部没有这些,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信仰缺失的结果带来作风不正,享乐思想膨胀,“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搞奢靡之风,“住房不厌其大其多,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要求超规格接待,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觥筹交错之后还要‘意思意思’”“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等,不一而足。事实表明,任何党员干部如果本不正、行亦散,那么堕落为“猎物”就是迟早的事。

  防止被“围猎”重在正心正行、廉洁自律

  俗话说:“打铁要靠自身硬”。无论是直接被“围猎”,还是间接被“围猎”,党员干部最终是否堕为“猎物”,其根本在他们自身,在于有无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防止被“围猎”成为他人利用的“猎物”,要坚持正心与正行结合,加强廉洁自律。

  正心。古语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当下,掌握权力的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很多,如果心术不正,当官时老惦记着发财,捞财为当更大的官,那么就有可能掉入陷阱,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党员干部若想防止自己成为他人的“猎物”,首先就要补足精神上的“钙质”,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定海神针”,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自然能够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其次是要遏制贪欲。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党员干部要牢记作为人民公仆的职业定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剔除贪念,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正行。谚语曰:“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风问题表面看是小事,但“可以说所有腐败问题起初往往都是从作风失范开始的”。因此,党员干部要避免被“围猎”,在行为作风上务必注意:一是情趣须健康。党员干部要远离俗套,“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情趣健康则心境高雅、正气充盈、百毒不侵。二是交往要有道。党员干部既不要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又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特别是在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时,“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警惕落入扭曲的关系网和人情陷阱。三是行事有底线。党员干部要守住做人、处事、用权的底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而决不要沦为他人谋私的工具。(作者系江苏南通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