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干群之间当有家人情怀
熊国学
//www.workercn.cn2016-02-29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密切干群关系是我们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工作的前提。建立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首先必须要搞清楚干群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客观地说,干群之间应当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平等关系。要真正实现这种平等关系,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一种“家人”情怀。

  所谓的“家人”情怀,就是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平等和睦的生活和工作氛围。干群之间能建立起这种家人情怀吗?有人会对笔者的这种说法有异议,甚至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绝对与相对是相互依存,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的。不可能中存在着可能。“时代楷模”“牧民”省长尕布龙就是一个鲜活例子。在长达6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始终把老百姓的疾苦装在心上,不以高级领导干部自居,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服务于群众,比如,把自己的家当作牧民群众免费的“旅店”,先后为7000余名各族群众提供食宿。也正是这种“家人”情怀,在尕布龙去世多年之后,人们仍然没有忘记他,以高票被当选为十大感动青海人物。用他的一句话说就是“老百姓把我当成了家里人。”

  建立“家人”情怀,是对“公仆”情怀的一种升华。它使干群关系建立在更加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基础之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家人”情怀,是干群之间,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工作方法上的最高境界。世上恐怕没有被家人更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和睦共处的组织生活单元了。所以,“家人”情怀的建立,无论是对普通群众还是领导干部都是一种荣誉的获得,或者说是对各自工作的充分肯定。这种荣誉感的建立,势必在干群思想上产生极强的责任感,从而促使干群关系趋于更加和谐,大大推动工作的健康发展。

  干群之间的这种家人情怀,不是凭空产生的。要老百姓把领导干部当作“家里人”,其前提是要把老百姓当作“家里人”。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加入到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了解群众的困难,知道他们的冷暖,倾听他们的呼声。去掉冠冕堂皇的官腔,拿腔作调的官话,大言不惭的空话、大话和套话,利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说说话,拉拉家常;要真正走进群众中间,必须要放下官架子,走出小轿车的舒适与快捷。自己舒适了,群众就不舒适,自己快捷了,就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知道群众真实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不需要拉一帮随从,不事先打招呼,轻车从简,不妨也来一下声东击西的突袭,不迷信汇报材料里的闪光点,到实地看看,看看能有多亮;要在群众的心里留下你美好的影子,做假动作不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切虚伪的思想和行动最终作贱的还是你自己,从此,你在群众的心目中一文不值。而群众是最朴素、最真实、最善良,也最能知恩图报的,在记住一切美好和真实事情的同时,也把你的形象记在了群众心中。于是在说说笑笑的愉快中,毫无提防的放心中,一件件实打实的事实中,你已不知不觉中把群众当作了“家里人”。做一位把群众当作“家里人”的领导是多么的美好,那里有真实的话语、毫无做作的笑脸、发自真心的感恩,这样的一份真情实意,买不来,找不到,它只有珍藏在干群之间的“家人”情怀里。

  建立干群之间的“家人”情怀,就必须革除思想行为上的特权思想。事实上,领导干部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特别之处就在手中的权利上。而这个权利,是群众给予你的,是群众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考验。这道难题答好与否,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合格了,你就是群众的知心人,融入群众“家里人”的行列里;不合格,你就是群众眼里的“外人”,社会的罪人,一个被利欲熏心了的人。我们的社会不乏有这样特权思想的领导干部,思想上高高在上,天老大,他老二,不把群众看在眼里,不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利用手中的权利,投机钻营,中饱私囊,做权钱交易。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把群众的利益丢在耳门后,不闻不问,隔靴搔痒。其结果,身败命裂,沦为阶下囚。

  当然,“家人”情怀的建立,对干部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一个人一定的知识、阅历、修养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加强对干群自身的思想建设和心灵的塑造,使我们的工作在更注重人文思想,在更加相互尊重、和谐的氛围中,走向更好、更快的发展方向。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