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五大理念扎根 河西“首善”之花绽放
中共河西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www.workercn.cn2016-03-07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河西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紧密结合贯彻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新的发展理念做好建设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首善之区的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路线图”“时间表”,为建设美丽天津作出应有贡献。

  五大理念“指挥棒” 引领首善之区新共识

  河西区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引领发展实践的“指挥棒”,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在加快推进建设上,形成“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共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才、产业和资源等要素向区位最好、环境最优区域流动聚集趋势日趋明显。只有加快推进首善之区建设,才能更好地广聚京津冀、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为我所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在把握建设内涵上,形成“持续健康发展”的共识。首善之区就是在一定时间、地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首位度最高的区域。建设首善之区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发展,在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在确定建设目标上,形成“目标引领带动”的共识。河西区自觉担当建设首善之区的责任,就是要将其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愿景,为全区提供指引和方向,以此统领全区各项工作,凝聚共识,汇集智慧,形成合力,实现新的跨越和提升。河西区建设首善之区战略目标划分为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1-2025年)和远期(2026-2030年)三个阶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有效衔接。

  在构建建设指标体系上,形成“争先进位创一流”的共识。首位是首善的基础,是首善的量化形式,是实现首善的重要依据。河西区建设首善之区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基本指标+补充指标”模式构成。基本指标主要选取天津市年度绩效考评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党的建设和行政能力建设等指标,以实现各项指标达到“首位”的目标而设置。操作中,以总项指标在全市各区县的排名,评估河西区在全市各区县的首位度,明确努力方向。

  遵循发展“大逻辑” 全方位打造首善之区

  河西区牢固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为抓手,着力建设产业结构优、生态环境美、文明程度高、社会秩序好、发展潜力大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首善之区。

  以创新为动力,着力发展首善产业。构建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做强优势产业,打造“友谊路金融聚集区”升级版,培育更多的税收亿元楼、总部经济楼、专业特色楼。加快推进自创区河西分园建设,发展“2+2”产业体系,形成新的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基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孵化转化、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小巨人领军企业和“杀手锏”产品。

  以绿色为基础,着力打造首善环境。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优质安全生活环境。高标准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抓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治理交通、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等,绿化覆盖率保持全市领先。整合城市管理、文化、教育、卫生、养老等信息资源,建设智慧化领先城区。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健全“军警民”一体化联防机制,建成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构筑完善的城市消防管理体系,打造安全感最强城区。

  以文化为灵魂,着力培育首善文化。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弘扬“崇善、包容、互助、和谐”的河西区社区精神,推进全民修身行动,形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人文风尚。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精准投放和有效供给。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活化老街区、老厂房,彰显“西岸”文化独特魅力。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首善民生。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现代化优质教育。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整合,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健全养老助老服务体系,完善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慈善事业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人员范围广覆盖、保障水平多层次、制度办法可衔接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

  目标作为“军令状” 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首善之区建设,必须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新常态下河西区的新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牢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好与人大、政府、政协班子之间的关系,抓好科学决策,进一步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对政府机构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领导,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服务型机关建设。

  构建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提高各类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推进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行“互联网+政务”,加强社会治理信息技术系统、规则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治理框架。

  锻造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人才高地。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富于创新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推进人才队伍能力、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聚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