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新常态下对江西特色优势的新认识
彭道宾
//www.workercn.cn2016-03-28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进入中高收入发展时期和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处于迈向全面小康的决战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区域开放融合的深化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法治江西建设的推进期,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由低端转向中高端,经济动力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在“十三五”开局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江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总书记的讲话为全省上下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实现“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色优势不胜枚举,但最具鲜明特色、最能形成强大竞争力的仍是生态优势。新常态下,江西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首先要对生态优势有清晰认识。

  一是生态条件优越。江西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拥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人居环境,全省大气质量、地表水质、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等各项生态指标均处在全国前列。2014年发布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生态文明绿皮书显示,江西的生态文明指数居于全国第6位,具有较强的发展承载力。生态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移动性,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资源。江西利用好生态环境,有利于加速推进绿色崛起。

  二是生态资源丰富。江西发展绿色产业的综合性生态条件在全国首屈一指。江西山地和丘陵面积大,全省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9位,油茶和毛竹产量位列前茅,天然宜牧草地面积为华东地区首位;生物资源种类位于全国前列,全省已知的野生高等植物5000多种,很适宜开发绿色食品、绿色竹木制品、绿色建材和绿色工业原料;全省水资源总量2174.4亿立方米,居全国前列,可养殖水面500多万亩,这些水面水质好、污染少,有利于发展对水质等生态环境要求高的特种水产品养殖业;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发展绿色能源的前景广阔;绿色、红色、古色资源遍布全省,旅游资源位居全国前列。

  三是生态经济居前。江西是全国最大的有机绿茶生产基地、绿色有机茶油基地、绿色脐橙基地、绿色淡水产品基地、绿色有机矿泉水和纯净水基地,绿色水稻、绿色蔬菜等八大绿色产品畅销全国,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先进制造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工业发展势头强劲,60个重点工业产业集群主营收入突破1万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5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打破了日本、美国LED技术的垄断局面,围绕这一重大科技突破,江西将打造千亿级LED产业。与此同时,江西的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照明、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生态旅游等低碳产业也在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四是生态文明领先。江西全境被国家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后,全省上下先行先试、勇作表率,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先位置不断强化,生态经济蓬勃发展,各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江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境流域生态补偿,首期筹集补偿资金20.91亿元;创新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河长制”;大力实施以“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治理为重点的“净水”行动,强化以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和矿区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净土”行动,推进以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和城市扬尘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净空”行动;等等。正在加速绿色崛起的江西,以山水秀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五是生态区位独特。江西东南西三面环山,山、江、湖之间密切关联,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陆生态大系统,不易受外来污染的干扰。只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既可产生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又可有效地阻断、防止区域外的污染影响。江西还是我国唯一的同时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省份,是长珠闽的共同腹地,形成了北依长江、南连闽粤、西接湘楚、东进浙沪、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度融入“长珠闽”经济板块,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进行国内外交流合作的坦途。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西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一是站在“样板”的高度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武装头脑,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把提升生态优势作为抢抓发展新机遇的重要手段,争取在全球产业链的绿色重构中脱颖而出;把生态经济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抢占绿色发展制高点。要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科学制定绿色规划,坚定推进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绿色工程,不断完善绿色制度,注重打造绿色品牌,积极弘扬绿色文化,加快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优化生态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的基本体系,打造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高地,实现经济繁荣、生态提升、人民幸福,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是最大限度提升生态优势。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以主要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加大生态系统建设与修复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行严格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新一轮造林绿化与退耕造林、封山育林、低产低效林改造等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系统推进鄱阳湖及五河等流域治理,实施重点湖泊清洁工程,强化对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饮用水保护区和备用水源地等区域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保护好“一湖清水”。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产品,拓宽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增加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强化矿产恢复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城乡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深入实施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备改造升级、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工地扬尘防治等工程,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其收集管网,突出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关停所有不达标排放企业,推行城镇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道系统,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三是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把“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引领方向。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积极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实现最大经济社会效益与最小环境代价、最合理资源消耗的有机统一。适应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力促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增强绿色发展竞争力。围绕绿色水稻、绿色生猪、绿色家禽、绿色水产、绿色水果、绿色蔬菜、绿色茶叶、绿色中药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安全、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绿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采用节能低碳环保的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使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加速淘汰出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引导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园区;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领域清洁化、服务产业高效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对产业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增量进行循环化构建,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集群、经济循环式运转;构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城乡再生资源收集网络,提高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废弃物处理方式由无害化为主向资源化利用为主转变,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倡导和推进低碳排放交易平台建设,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强化激励机制,促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采购、绿色家居。要依托丰富的绿色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创新驱动优势的LED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服务外包等比较优势强的低碳产业,大力发展风景独好的江西旅游,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等朝阳产业,让江西绿色品牌占领国内外市场。要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全方位生态补偿制度,健全河流管理与保护制度,强化环境监管督察制度,完善生态文明考评体系,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地普及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用绿色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崇尚节约、低碳生活,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作者系省统计局巡视员、高级统计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