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党报应全力做好民生新闻报道
次旦卓嘎
//www.workercn.cn2016-06-27来源:西藏日报
分享到:更多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民生不仅是百姓的生活问题,更是执政者安身立命的根基。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也直接关系执政者的人心向背,关系社会的安定和谐。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化的报道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产生活状态的民生新闻,成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内容。作为自治区级党报,西藏日报坚持服务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并重的原则,在做好民生新闻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创新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近年来,西藏日报积极创新,以一种新的理念审视民生新闻,渗透在日常报道中,把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的小民生与影响百姓生活的党和政府的大政策相互融合。积极报道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农民工问题、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既体现了中央的政策精神,又服务了社会民生。即使在时政报道中,也注重百姓视角,着力宣传报道好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和举措。在每年的自治区两会报道中,对社论、动态消息等 “标准件”,注重从民生新闻理念出发,消息短、社论活,角度小、视线低,用语“俗”、口气平。还开设了《专家看两会》《图说两会》《代表委员声音》《百姓说两会》等专栏,针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积极关注教育收费高、农牧民增收难、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弱势群体的保护等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历届两会报道中,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宣传我区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时运用消息、专访、图表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解读涉及民生的重大政策措施,反映我区经济发展保持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彰显了政府关注民生的决心和举措。

  二、丰富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西藏日报秉承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办报理念,积极探索落实“三贴近”、增强服务性的方式方法,逐渐成为新闻宣传的一个亮点。

  一是突出民生新闻的服务功能。党报报道民生新闻,应积极发挥优势,把重点放在对重大民生信息的提供与重大决策部署的权威解读上。2015年初,拉萨市的供暖工程牵动着全市居民的心。西藏日报及时跟进报道,在一版上推出《民生实事话供暖》专栏,记者通过采访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施工现场调查了解等方式,及时报道供暖工程进展情况,反映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怀下,自治区和拉萨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方协调,攻坚克难,力促城市供暖工程项目落地,广大市民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西藏日报还根据读者的需求,开通了市民热线、电子信箱,及时了解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较好地发挥了解疑释惑、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作用。在报道形式上,采用“自由来稿+记者调查”的模式,促进了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得以解决。

  二是增强民生新闻的桥梁作用。长期以来,地市党报多注重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而对百姓的呼声反映较少。西藏日报在对党委、政府负责的同时,注重下情上达,提高党委、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在推出的《深度观察》板块中,刊登了《高原“旱码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聚焦藏青工业园》一文,记者通过深入采访,用一个整版来叙述格尔木曾经作为西藏基地承担着为全区提供后勤保障的重要职能,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格尔木西藏基地物资中转和后勤保障的使命基本完成。有着辉煌历史的格尔木西藏基地面临着艰难而痛苦的抉择。这成为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稿件见报后引起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稿件为党委、政府全面发展藏青工业园,使之加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二产发展壮大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突出民生新闻的主流视角。主流视角是党报办好民生新闻的必然选择。民生新闻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蕴藏着大量可以挖掘的社会主流精神。党报积极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主流精神,并用主流视角展示这种精神内涵,才能在竞争中做优做强民生新闻。2011年,西藏日报开辟专栏,配合拉萨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策划了“告别不文明行为”系列报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读者参与,对随地吐痰、占道经营、翻越护栏、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拓宽思路,增强服务能力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把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位置,这对地方党报尤其是对民族地区党报宣传党和政府如何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地方党报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创新民生新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一是拓展报道空间,增强民生新闻的高度和深度。做好民生报道,党报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视野更广。党报的民生新闻要由感性的生存体验深入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由解决一家一户的具体纠纷升华为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既不忽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这样的小民生报道,更要做好关系百姓冷暖、生存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大民生报道。在强调民生新闻内涵的同时更强调民生新闻的视角,在新闻报道中实现由小民生向大民生理念的转变,从而使民生新闻摆脱零碎化、低俗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力避局限于报道生活现象表层,不断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是加强新闻策划,增强民生新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做民生新闻,不同媒体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优势。党报的优势体现在报道信息权威、主流受众集中,以及政府的相关部门、受众与媒体之间容易形成互动等方面。报道策划时要从宏观上把握,具体采写时要从小事切入,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入。一方面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另一方面要宣传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做的种种努力。要加大策划的力度,从国计民生的高度,解读重大政策,关注重大事件,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民生文章,体现党报应有的主流声音和思想高度。同时,民生新闻尤其是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要立足建设性,关注热点,关注重点,从而把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结合起来,把党委、政府关注的内容与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促进难点问题的解决,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做到帮忙而不添乱。

  三是优化报道方式,增强民生新闻的可读性和影响力。民生新闻已成为党报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强化主流媒体地位的重要品牌,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对民生新闻报道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特别要做到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专栏、专刊、专版。在版式设计上,要立足增强视觉冲击力,着力线条的灵活装饰、图片的灵活处理、色彩的灵活搭配等,让党报民生新闻通过现代、大方、典雅、活泼的版式载体,走进民众视野,进一步增强影响力。

  四是锤炼队伍,增强民生新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队伍建设上,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新闻实践,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民生新闻报道,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导向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要自觉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主观意图来描写事实,高度重视对新闻事实的反复核对,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深入意识。心里始终想着群众,从群众和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作者单位:西藏日报社)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