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
赵中源
//www.workercn.cn2017-12-04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阶段的精确定位,是基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逻辑所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内涵、特点与实践要求,对于我们决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开拓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之“新”,并不是简单地基于时间的进度,而是基于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巨大成就和所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整体判断,集中体现为国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的新变化。它意味着中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跨越到民族复兴自信的时代;意味着中国由普惠式改革到攻坚式改革、由侧重解放生产力到全面优化生产关系的时代;意味着中国由专注中国特色到同时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大潮的时代;意味着中国由韬光养晦到进入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

  中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高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民族自信的重建,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高度自信,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非凡成就的高度认可。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逼近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与此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些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进一步激发了全中国人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中国已然稳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由普惠式改革到攻坚式改革,意味着全面优化生产关系,大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与问题逐步累积,新一轮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变得更为复杂和深刻。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革除制约改革发展的顽瘴痼疾,成为改革攻坚阶段“啃骨头”的中心任务。与此同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推进国家改革创新确定了努力方向与聚力点。如何直面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题中之义。

  中国由专注中国特色到同时高举世界社会主义大旗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坚持走自己的路,集中精力抓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既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与担当。需要我们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中国由韬光养晦到进入世界舞台中央时代。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和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对中国作为负责任世界大国的历史地位与独特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积极为世界经济政治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的魅力与担当。立足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实施,切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构建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治理新秩序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的历史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来看,这是两个百年梦想交汇过渡的时代;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时代;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来看,这是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发展和成熟的时代。

  当前,中国正处于第一个百年梦想与第二个百年梦想的交汇期,一方面,这是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科学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才能真正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我国社会生产进一步向重视发展质量与综合效益转变,人民生活进一步向追求生活内涵的丰富性与品质的高尚性转变,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整体目标聚焦。究其本质而言,则是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的生活方式的内在统一,更加凸显人作为社会生产的目的之所在。

  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集中体现。科学的理论源自伟大的实践,是伟大实践的经验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直面我国改革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形成了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把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我们党在实践创新基础上重大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标志着新时期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正是“四个自信”赋予我们的信念与勇气。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理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新的历史使命、新的目标任务、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工作着力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五大建设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要求必须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旧复杂,整合全社会共识的任务依然艰巨,应大力推动思想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需要中国声音、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既是中国彰显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世界新秩序和世界和平正义的时代要求,也是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内在要求。中国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期待。

  (作者赵中源为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蒙蒙为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