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以技术联盟机制和模式的优化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王岳森
//www.workercn.cn2015-01-28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每个产业的创新发展,都要有抓手、有载体。针对产业创新发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抓技术联盟,这是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我省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需要产学研等多方在协同创新方面深化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产业联盟,并以技术联盟机制和模式的优化,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以市场机制的强化提升技术联盟协同创新的效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体等技术联盟协同创新,最关键的是发挥市场的力量。当前应着力以市场引导高校、科研院所走向社会,以技术市场的发展引导企业主动与其对接,以市场机制推动各类技术要素的有效整合,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率。一般来说,推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方式是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包括技术要素的组合。产学研综合体或技术联盟就是这种组合的良好形式。相对于我省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特定的发展阶段,其经济增长过程应成为技术创新不断深化的过程。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是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和市场上的价值实现。其根本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这种利润只能在市场上获得。因此,在技术联盟的协同创新中,产学研各方尤其是高校,应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努力贴近市场,服务企业。注重通过管理方式的创新,科学组织科技资源,尽量减少或杜绝低水平重复的和无实际价值的研究。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富有效率的创新,使追求市场利益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以产学研各方合作的深化提高协同创新的效率。

  优化技术创新的过程,需要市场机制的引领。创新驱动涉及经济要素的方方面面,协同创新包含了不同层次、系统和结构。它不仅仅是技术领域内系列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还包括技术创新方式、商业模式、创新主体的组合方式、成果转化方式等。完善的技术创新过程,既包括科研选题、立项、研究,还包括试制、中试、量产等各个环节的合理接续和相应主体的密切协作,从生产方式上看是一种高层次的劳动分工。从当前我省情况看,其着眼点应是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这就需要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和市场利益的合理分割问题,这是成果转化机制的核心。最近我省出台的促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核心是打破科技成果转化藩篱,促进科技成果的股份化、资本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依据。从实践看,在技术联盟中,各类主体的分工协作非常重要。企业要想获取技术创新的收益,必须优先解决好研发资金的投入问题,使承担具体研发任务的科技人员能得到与其付出相对应的报酬。

  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强化市场机制的资源集聚效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提是把各种科技资源科学组合起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组合和产业集聚最有效率的方式。比如美国重大技术的系统集成往往在成百上千个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展开,市场机制就是维系其协作的核心纽带。再如欧盟在基础研究领域推行的优秀网络机制和在应用技术开发领域推行的集成项目研究机制,亦是通过市场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示范、技术转让、工业应用等各个环节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创新综合体或技术联盟。

  以产学研互动机制的优化增强技术联盟协同创新能力

  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打造高效率的技术联盟,强化产学研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协同创新的各方应努力做到在经济上互惠,技术上互补,创新过程中互促,进而提高联合体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经济上互惠是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基础。技术联盟中作为经济主导方的企业,应主动承担起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责任,以经济手段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以利益机制调度人力资本等各类技术要素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及配置,使其在良性组合中催生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通过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扩大其技术链和产品链。同时,在营销模式、财产组织形式、生产方式创新方面引导技术联盟向纵深发展,努力使技术联盟成长为具有一定技术关联度的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技术上互补是产学研良性互动和技术联盟向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联盟中作为技术主导方的高校、科研院所,应充分挖掘其人才和技术优势,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中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高校、科研院所应努力配合企业以核心技术打造产品优势,以系列技术的开发全方位延长产业链,逐步由单一的技术和产品优势转化为整个产业的系统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联合体中高校具有学科齐全、人才众多、技术密集的优势,部分地具备了在最擅长的领域做精做强的条件。高校的教师和团队既要瞄准国际国内学术和技术前沿,又要关注当地产业的发展,尽可能将先进技术直接运用于企业。企业的突出优势在于资金充足,了解市场行情,企业的技术人员更善于解决生产中的常规技术问题。产学研综合体尽管是松散的联盟,也需要优化分工,努力使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合作中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以系统的力量支撑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过程中互促是技术联盟活力的源泉。以产学研各方协作构建创新综合体,从组织体系优化方面看,则是顺应了差异矛盾共处和优势兼容共生的系统进化机制。在技术联盟内,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着先进技术开发和技术科学基础研究的责任,这对企业和其技术人员来说,与其合作是学术和技术上有益的提升。企业承担着技术产品化、市场化的职责,企业的技术人员更善于解决常规生产和用户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对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来说,与其合作是贴近生产、走向社会的良机,从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消费需求,使技术开发更具有实用性、更接地气,使技术产品更受市场欢迎。这会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使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产业和生产力的发展。

  以协同创新模式的多维探索增强技术联盟发展的动力

  以技术联盟作为载体推进协同创新,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又要优化联盟内在运行机制,同时还要探索多维的协作模式。从当前看,校校或校所合作应在研究深度上下功夫,校企合作应在发挥各自优势上做文章,国际合作宜在解决技术前沿问题上着力。具体实施中应注重各种协作模式的系统推进。

  技术联盟中相关协作模式的系统推进,重点在于以各种不同的合作形式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校企合作开发单项技术或解决某一科学问题,是协同创新的起点,也是推进协同创新最常见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简单,但却适应几乎所有的创新主体和创新对象,且受边界条件的约束最少,尤其是实施起来方便快捷,成长性好。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所有的院系、团队和科技人员积极地走出去、参与其中,在直接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同时在积累市场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条件成熟时可扩大团队规模,拓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层次,进而由简单合作转向系统合作与协同发展,甚至可以通过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推动协同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各种创新模式的尝试探索中不断升级,由技术联盟发展到具有高度技术关联度的产业集群,是协同创新的高级模式,且应成为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以利益共享、技术共有为基本特征,由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成紧密或松散的联盟,共同推进某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协同的各方有的侧重于研发和设计,有的负责提出技术上的要求和经济上的指标,有的负责生产制造,有的负责产品的使用、改进和推广,在系统推进中形成相对稳定且互促共进的利益共同体。同时,通过完善系列技术链、产品链和综合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发展。(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