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新常态下重庆金融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杨继瑞
//www.workercn.cn2015-03-19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重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在新常态中奋发有为,在转型发展中提质增效,重庆经济呈现出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重庆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重庆金融与实体经济实现了有序与良性的互动,重庆金融进入了稳健发展的新常态。

  重庆金融新常态的几个特征

  重庆金融行业的规模大,效益好。2014年,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达805.9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6%.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业态增长速度更快,达到了17.7%,比整个服务业增长速度快了7.7%.重庆金融业不仅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而且其经营效益和对财政的贡献都很大,纳税占比仅次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重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构建起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国家“一行三会”的政策框架下,构建起所有制“多元”、服务对象“多层”、经营模式“多样”的“全牌照覆盖”的金融机构与市场体系。

  抓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趋势,推进结算型金融的跨越发展。重庆把对外开放作为增强金融发展的动力,围绕重庆国际贸易产业链,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离岸结算业务,鼓励跨国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和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中心。

  初步建立起了全要素市场体系。先后成立了农村土地交易所、农畜交易所、药交所等7个要素交易市场,有效增强了重庆要素市场的集聚辐射效应,形成了资源配置的要素市场平台。

  初步构建起了由政府主导的地方金融体系。重庆通过渝富等国有投资集团参股、控股重庆农商行等8家金融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方金融体系,有效整合了地方金融资源,有效化解和抵御了可能出现的区域性金融风险。

  在有效激励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上积极作为。重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的意见》、《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四个文件,通过市区两级财政,实施了“奖、贴、补、免”等多项政策,提高了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薄弱环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

  新常态下,重庆金融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应该乘势而上。一是,金融业发展具有新的空间和领域。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保、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和消费金融领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渝新欧货运大通道的拓展,成渝城市群的产业聚集以及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等,都为重庆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二是,金融业发展具有好的政策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一系列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政策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系列举措,也将进一步构建法制化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金融改革的深化与稳健发展。

  当然,新常态背景下,重庆金融还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一是,内需的减弱、房地产市场调整和产能过剩等现象,将导致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加大,企业的社会融资需求结构会出现根本改变:传统产业由于经营原因,会出现还款压力,金融风险凸显;科技型等经济新生力量由于资金链紧缺,会出现融资难和融资贵的现象,金融机构如何适应这样的局面无疑是新课题。二是,随着市场化的定价机制逐步推进,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来说,利差有缩小的趋势,传统的融资经营盈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三是,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态的改造,导致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一些非金融机构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从事金融业务,无形中加剧了竞争。四是,一些省市已经出现的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传导性,可能影响重庆金融特别是民间金融的稳健发展。

  稳健发展的对策

  重庆金融一定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作为,努力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化困难为希望,变挑战为机遇,在深化改革中找商机,在扩大开放中求发展。

  一是,加快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急需转型发展,改变只以传统大工业和大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经营模式,把自己的经营重心下沉,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同时,要改变以我为中心、以城市为据点的做法,凭借服务网点和新的技术,强化一些跨机构、跨领域、跨城乡的业务合作,创新经营模式。

  二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落脚点,不能“以钱炒钱”。金融基本作用是为资金盈余者和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结算等服务,其运作必须始终围绕实体经济这一主线。当前,重庆金融要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牛耳,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到全市实体经济发展中。

  三是,金融运作需回归金融本质。金融本质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为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牵线搭桥,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利息的本质是借贷方将其货币当作资本商品,暂时借给资金需求方使用,从而取得一定数量的报酬,它是社会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在现实社会中,严重偏离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暴利”不具普遍性和长久性,那些打着高回报率的“非法集资”和诈骗带给我们的教训也十分惨痛。因此,重庆金融运作要回归金融之本,坚持把握借款人产品的市场前景、借款人还款意愿、借款人还款能力等核心指标审查不动摇,不要轻信抵押品和偏好高利。

  四是,重庆金融涉及互联网时,不要盲目跟风。理论与实践证明,互联网金融对人才与技术要求更高,市场风险更大。一般而言,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对风险的管控能力,这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根基,主要涉及金融产品设计、投融资两端无缝对接、风险审核与控制等;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实现差异化经营,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使客户信息、风险问题、安全问题都高度聚集在互联网服务平台上。显而易见,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两手抓”的跨界要求,这就要求从业者既要精通金融,又要具有互联网技术服务能力,对技术和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现实中,互联网金融平台由于金融产品设计不合理、不科学、风控不到位,导致失败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因此,重庆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又要审时度势,不能盲目跟风。

  五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编织好金融生态的笼子,防止出现区域性金融风险。在新常态背景下,重庆应该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编织好金融生态的“笼子”,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首先,市金融办、重庆银监局、重庆证监局和重庆保监局等金融监管机构要联合牵头,与工商、公安等机构组成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特别是对大额资金的来源、流向、利率等情况的监测,尽早形成重庆金融的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格局。其次,创新激励措施,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登记制度,鼓励民间借贷到政府设立的登记中心登记备案,依法确认权利人备案登记材料的证据效力,促进民间融资的阳光化和规范化。再次,加大调查统计力度,形成定期公布制度,按时向社会发布民间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最后,运用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加强宣传教育,让老百姓了解高利贷危害,培养公众理性的投资观念,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

  六是,防止金融监管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重庆要在完善金融监管的同时,加强扶持金融发展,特别是对民间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给予包容和积极引导。要加强财政、税务、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强化财税对金融的支持政策,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服务的金融机构,应实行税收减免或给予财政补贴。同时,要创新PPP运作模式,引导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到医疗、教育、文化、环保等领域,以有效降低间接融资的占比,防止金融风险。(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