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牢固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
唐丙元
//www.workercn.cn2015-03-25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我省是传统引擎驱动的经济大省,急需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结构,开辟新的绿色发展空间。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生态资源条件,做好生态经济这篇大文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是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举措,也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省委书记周本顺在沿太行山脉山区县调研时强调,要推动思维创新,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把太行山变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建设,通过打造良好生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生态致富对我省尤为重要

  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是我省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传统的发展方式致使我省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较为严重,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我省的必然选择。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树立生态致富新理念,就是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新型发展道路。环绕京津的特殊地理区位,也使我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绿水青山中创造金山银山,不仅是我省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生态致富是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省不同地区之间的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太行山、燕山、坝上等地区既是我省的生态脆弱地区,同时也是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现实国情省情决定着这些地区不可能走资源粗放开发和传统工业化道路,只能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生态致富之路,必须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全省人民共同富裕。

  走生态致富之路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于民,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走生态致富之路,创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和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省发展生态致富产业潜力巨大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生态优势就是发展优势。我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生态资源丰富独特,发展生态致富产业潜力巨大。

  一是生态发展空间较大。我省地域广阔,宜林宜草面积较大,燕山、太行山、坝上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缺林少绿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生态建设大有可为。通过加强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将生态脆弱地区建成流水潺潺、郁郁葱葱的山水秀美之地,能进一步扩大和优化生态空间,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

  二是有较为坚实的现实基础。面对转型发展和污染治理双重压力,我省从问题入手,突出问题导向,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在强化生态建设的同时,我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市场扶贫新机制,推动生态脆弱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相结合,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低碳等朝阳产业,激发了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三是成熟的先进经验为生态致富提供有效支撑。在生态致富方面,江西、海南等省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其在生态红线划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考核创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省平山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创造了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建设现代多功能农业的“葫芦峪”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我省太行山区及全国相同类型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只要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应制度,建立生态致富长效机制,有效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百姓脱贫致富结合在一起,我省在生态致富方面就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我省实现生态致富的有效路径

  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和水土条件,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利用山区、坝上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水土质量好等优势,以及我省各地具有明显区域化特征的独特资源条件,加快推进富岗苹果、绿岭核桃、沧州金丝小枣、京东板栗、坝上错季菜等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建设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开发和认证力度,打造名牌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推广示范,引导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挥资源、市场、品牌等优势,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开发高端、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特色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综合利用林业废弃资源、林下空间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立体复合产业,促进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依托秀美山川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地质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丰富和区位条件独特的优势,开发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线路、强化区域合作,做大旅游市场。整合旅游资源,把农业生产、乡村建设与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结合起来,推动传统单一的旅游观光向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科普科研、文化创意、营销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转变,提升绿色资源的生态、人文、科技价值。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强化旅游品牌宣传,做大做强旅游发展主体,努力将我省生态脆弱区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之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

  依托丰富的未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我省拥有20%的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在山区和坝上地区,这些土地分布分散、水土条件差、绿化开发难度大。要转变传统发展理念,把这些闲置土地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变废为宝,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优势。比如,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保领域率先突破的机遇,加快推进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产业发展,把“荒山秃岭”打造成“种电发电”的强县富民之地。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既是生态的,又能增加就业、促进增收。要利用我省山区、高原等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组织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现代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体育、农业、传统手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文化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依托优良生态环境,集聚优质文化要素,打造现代文化产业聚集区,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生态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