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形有波动 势仍向好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基本走向
宁吉喆
//www.workercn.cn2015-10-16来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形势和基本走向,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既要观其形更要察其势,才能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协调配合,适时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稳中有难、稳中有险。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突出表现为“五个稳”。一是经济增速“稳”。一季度、二季度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均增长7%,符合年初预期。需要指出的是,当前7%的增长是一个调速不减势的增长,是在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并迈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中实现的,带来的增量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年经济总量相当,比去年7.3%和前几年两位数增长还要多,也比今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增量都要多,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二是就业形势“稳”。前8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52万人,失业率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重点群体就业得到较好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稳中有升,创业和参与创业的大学生同比增加6.8%.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17436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三是居民收入“稳”。居民收入保持“双快”增长格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继续快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8.3%,快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四是农业生产“稳”。夏粮产量14107万吨,增产447万吨,增产3.3%;夏收油菜籽产量1388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增长1.2%;早稻产量3369万吨,产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秋粮长势良好。五是物价涨幅“稳”。农业生产的好形势为稳定物价提供了重要基础,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前8个月上涨1.4%,涨幅处于全年调控目标范围之内。这“五个稳”,不仅稳定了经济、稳定了民生,也为稳定社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体现为“五个进”。一是“进”在“双创”活力增强上。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热情持续高涨,前8个月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日均增加1.14万家,注册资本增长40%以上。创新驱动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前8个月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55.6%;各类创业集聚区、创客中心、服务平台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收入和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二是“进”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从需求看,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拉动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投资明显快于工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均明显快于高耗能行业。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增长加速并继续领跑,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3%,占GDP比重为52.5%,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7、2.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特征更加明显。工业内部结构加快调整,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中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而高技术产业增长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量成倍增长。三是“进”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正在加快从蓝图向现实、从规划向项目转化,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同时,国家级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在区域发展中的新引擎、新载体、新样板作用更加突出,一批新的区域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加快形成。四是“进”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全国有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具体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29个省份解决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已经颁布实施,长三角、成渝、哈长等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一批政策文件先后出台。五是“进”在生态环境改善上。生态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9%,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9%、3.2%、4.6%、8.8%以上,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继续好转。这“五个进”,集中体现了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效益在逐步改善,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在增强,归结起来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向好。

  经济运行“稳中有难、稳中有险”,主要表现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着“五难一险”。一是投资持续增长“难”。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小幅放缓,前8个月增长10.9%.由于传统制造业投资趋于饱和、商品房库存较大、基础设施投资制约较多,目前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意愿普遍低迷,企业效益下滑和资金供需不匹配等也导致投资能力下降,已出台政策传导到实际投资还需要一个过程,前8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7%,投资后劲不足问题突出。二是外需拓展扩大“难”。今年以来出口相关指标表现低迷,前8个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下降1.4%.从目前国际环境看,外部市场需求依然疲弱,而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先导指数、PMI新出口订单等先行指标继续回落,出口低迷态势短期内难以明显扭转。三是企业生产经营“难”。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工业品价格深度下跌,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连续42个月下降,8月份降幅达5.9%.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下降、开工不足的情况比较普遍;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2个百分点。8月份制造业PMI为49.7%,时隔半年再次滑落至临界点以下。四是财政收入增加“难”。受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38.4%,部分省份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五是部分发展改革措施落地“难”。受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改革推进不够同步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因素影响,部分已出台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实中存在的慢半拍、落地难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和改革效果及时发挥。六是金融领域风险有所显现。今年以来,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等领域一些点状风险多发、散发,由于有的领域风险相互关联,出现外溢传染的可能性增大。6月下旬以来,我国股市一度出现异常波动,国家果断采取稳定市场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绪,目前股市逐步趋稳,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这说明,中国金融领域风险总体可控,仍保持在宏观调控的预期之内。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尽管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困难与挑战因素增多,但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活力动力持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生保障继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民经济总体上正朝着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方向发展。正如李克强总理近日在达沃斯论坛上所指出的,中国的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向好”。在世界总体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展望下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从挑战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过去7年,但全球经济总体仍处于恢复调整阶段,世界经济在调整分化中延续弱势复苏态势,同时又面临不少新的不确定因素,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运行不利影响的一面可能上升。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可能进一步干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如美联储加息时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对资金跨国流动、国际股市汇市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相关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尚难预料。与此同时,国内经济深度调整还将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去库存、去杠杆、去泡沫进程中,需求弱化的影响还将惯性延续;劳动力成本、土地要素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上升,加之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部分企业的困难可能继续加重;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运行分化更加明显,一些领域的风险隐患有可能进一步凸显。

  在看到风险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没有变,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正在扎实推进,将为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国内外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进步方兴未艾,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3D打印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助于我国打造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尽管我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但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很强、劳动力素质较高,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比较优势依然较强,有利于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有利于创业创新创造的市场环境加快形成,将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更要看到,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有较大空间,还有大量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政策“工具箱”储备的政策工具比较充足。这些因素都将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但对发展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也不可低估。在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发展加快转型叠加、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矛盾交织、短期因素和长期问题并存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向好动力和下行压力相持,新增长动力成长和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对冲,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同时,在新常态下,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实现这样的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开放,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按照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要坚定不移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入实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巨大动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的积极因素,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