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领先观念下的商业精英
王晓华
//www.workercn.cn2016-01-19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先有观念,后有实体。不是观念反映现实,而是现实模仿观念。这是真正的观念经济,是观念的创世纪。观念直接化为生产力,化为财富。

  互联网经济的火热,让马云等商业帝国的舵手悄然取代了纯粹的知识精英。

  这是一种全新的态势,可谓前所未见。它打破了商业和文化的二分法,二者之间的界限似乎消失了。商业精英正在占领鸿儒硕学的传统领地。他们攻城拔寨,进程之迅疾,常令后者瞠目结舌。在无奈之余,知识界自然会追问:马云等人虽为商业巨子,但并非擅长终极关怀的思想家,真的能够胜任意见领袖的角色吗?这种跨界是否真的那样影响巨大,大众的追捧是否暴露了另一种盲目?

  根据流传的定义,“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事实上,这类活跃分子自古有之。在远古,辅佐国君、引导众生的意见领袖大都为巫觋之徒。面对烧裂的龟壳、反复组合的蓍草、变换的星象,他们预言城邦的命运、家族的走势、个体的浮沉。几千年过去了,意见领袖的形象早已今非昔比,但其根本使命并未变化:借助各种传播网络,预言时代变化的趋势,协助国家、群体、个人确立行动的方向。明白了这个事实,再反观中国互联网精英,人们不难发现:他们首先是天才的预言家,然后才是行动大师。当大多数人仅仅上网浏览网页和邮件时,他们预见到了互联网商业的巨大空间,先是创立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继而推出了支付宝和余额宝等理财产品,迅速建立了庞大的商业-金融帝国。在此过程中,领先的观念引导行动,显现出了巨大的力量。先有观念,后有实体。不是观念反映现实,而是现实模仿观念。这是真正的观念经济,是观念的创世纪。观念直接化为生产力,化为财富。于是,可能性和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了,头脑中的理想国随时会肉身化。从根本上说,马云等人利用的是观念的时差,率先把个人的“意见”转化为有形的商业帝国,创造出了世界排名前10的互联网公司。在他们身后,同样怀揣梦想的个体排成了漫长的队列,试图克隆同样的商业奇迹。对于他们来说,领先者的话语犹如神谕,时常透露“天机”;仔细揣摩他们吐出的金玉良言,你可能捕捉到正在生成的创富机遇,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从这个角度看,马云等人成为新型意见领袖,可谓水到渠成。

  相对于述而不作的意见领袖,马云等人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他们进入了前者所无法涉足的广阔宇宙。恰如大众所见,中国的商道复杂之极,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俗、大众心理等多重地带。要在各个领域之间游刃有余,就必须懂得跨界的技艺:同时拥有情商、智商、政商,维持必要的平衡。能在如此微妙的处境中获得成功,绝对称得上大师级的人物。作为商业帝国的新型掌舵人,马云等受过良好的教育,学识广博而风度翩翩,可以胜任多重社会角色。他们常常是国家领导人的座上宾,是众多大学的客座教授,是口才出众的演讲大师。其生活内容之宏富,社交网络之宽广,绝非传统知识分子所能匹敌。由他们现身说法,自然应者云集。你高兴也好,反对也罢,这都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格局。

  对于自己成为意见领袖这个事实,马云等人并不回避。相反,他还曾公开声称:创业者只需要一种素质,那就是成为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不过,这类表述也敞开了问题的另一面:他们聚焦的是经济领域,所讲授的大体上是成功学,其拥趸则主要是渴望创业和向往财富的人群。如果你想向他们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多半会感到失望。涉及精神归宿时,马云等不得不求助于其他领域的名人(包括江湖术士)。恰如有人所说,较少关注其余社会问题是其软肋。作为意见领袖,他们绝非全能型的人物。这给他们自己和别人都留下了巨大的可能性空间。当他们提升自己时,其他领域的意见领袖也会获得重回现场的机缘。在博弈的过程中,多元共生将是最后也是最好的法则。(作者系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