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做强平台和载体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梁丹
//www.workercn.cn2016-03-02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省“两会”期间,谢伏瞻省长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省“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的确,“十二五”时期是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的关键阶段。总结“十二五”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开放平台和载体的建设。推进180个产业集聚区优化升级,建设航空港和综保区,建设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开展E贸易试点,开通郑欧班列,建设陆空国际国内双枢纽,拥有肉类、粮食、水果、冻鲜活水产品、澳大利亚供屠宰用活牛、药品、医疗器械等进口指定口岸。目前还正在积极申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申建种子、苗木指定进口口岸。开放平台和载体建设使“十三五”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上。

  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强现有的开放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引领全省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深度嵌入全球创新链

  国务院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五个方面对郑州航空港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定位。郑州航空港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最高平台,在促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等方面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充分发挥航空港的作用,对河南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郑州航空港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以电子工业为例:一批手机整机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航空港快速集聚,品牌手机的产量、出口量快速增长,航空港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产值占全省总值的70%以上,拉动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从2009年的5.8%提高到2014年的56%.其中,苹果手机产量已经占到全球的70%.但是,航空港产业提升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目前港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以低成本要素驱动和优惠政策、差别待遇为基础,追求简单“引进来”和产品制造能力提升。港区企业多数从事的是价值链底部的加工、制造和组装,劳动密集特征突出,涉及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市场销售等核心环节的较少。二是崇尚大规模利用外资和大规模出口实物产品,港区主要经济指标对龙头企业过度依赖,产品销售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强。

  从长远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考虑,“十三五”时期航空港建设要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推进公平、有序竞争和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手段,鼓励企业集聚高端人才,增加研发投入,依据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特征和趋势找准技术创新切入点,获得创新性技术成果,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深度嵌入全球创新链。

  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目前,河南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最缺乏的就是具有全局支撑、引领、带动、辐射作用的“核心增长极”。如果港区布局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一般加工制造业和一般服务业,就很难形成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分析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状况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技术状况和产品技术含量,反映出口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出口竞争力。但是,由大规模加工贸易出口带来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的大幅提高,对提升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出口效益等都没有明显的作用,这是由加工贸易企业的性质决定的。

  2015年9月国务院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场会要求全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鼓励区内企业向研发销售、物流、结算等产业链高端延伸,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对外贸易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目前郑州航空港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对外来项目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十三五”时期航空港区招商引资就不能再犯投资饥渴症,不要急于把所有的空间都在短期内用一般项目填满,而是要紧紧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材制造等高端制造业,按照大(集聚规模大)、多(总部、研发营销机构、创新人才、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多)、强(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强)、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特征,严把产业发展规划关,抬高企业进入的门槛,重点引进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项目和高端现代服务业,引进跨国公司总部及其研发设计和营销机构,培育产业创新集群,培育航空港自身的创新能力。

  全面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

  目前,河南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有限,综合利用、全面提升其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研发、检测维修等方面业务的监管模式,吸引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辐射带动能力都比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配套发展,积极开展与制造业、服务业相关的贸易结算,推动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完善保税展示交易监管信息化系统,鼓励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以保税展示叠加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设立各具特色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可以依照已经设立的“欧洲制造之窗”的模式设立“美洲制造之窗”等,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行业设立“行业制造之窗”,为高水平引进技术、设备、人才提供综合性供应链服务平台。同时,积极探索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仓单质押融资等新业务。

  三是推动汽车整车、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活牛等指定口岸协调联动,统筹发展进口贸易与进口产品深加工,形成口岸特色经济,最大限度为省内进出口企业减负添利,提升企业竞争力。

  完善产业集聚区顶层设计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扩大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完善全省产业集聚区的顶层设计,推动产业集聚区实现资源整合、重点突破,完善分工协作体系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河南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是在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区考核办法的前提下,通过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使意向性招商项目可以在集聚区间顺畅流动,保证引进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在最佳地点完美落地,同时也保证每一个集聚区的主导产业能够更加凸显。

  二是推动资源整合。优选一批产业基础好、优势项目多、出口能力强、对城镇化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在省级权限范围内加大土地、税收、资金、用工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促使其尽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对那些实力弱、产业集聚水平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对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差的产业集聚区尽快实行跨行政区域的兼并重组,防止其继续盲目冲动发展。

  三是鼓励和引导产业集聚区内部企业之间的配套生产和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对那些主导产业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和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在相邻地区甚至在省内应避免同类项目重复建设。在产业集聚区内部,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在集聚区内部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作者系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