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强化财政保障职能 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
范世祥
//www.workercn.cn2016-03-17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表面上是速度问题,根子上是结构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改变过去过于注重需求管理的局面,围绕供给管理推进改革,让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创新、制度等供给侧要素充分高效利用起来,使得经济在优化结构中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为财政资金、财政政策、财政体制的供给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担负的职责、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十分重大。财政工作应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掌控好供需政策的关系,调整自身定位,找准工作着力点,改革管理机制,强化保障职能,全力推动这场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强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力保障

  有力的财力保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需求管理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经济发展向供给侧驱动增长转变,经济也由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也相应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甚至低速增长。同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增支需求较大,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支出结构僵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问题突出,中长期支出压力很大,财政收支矛盾呈加剧之势。因此,必须以新思维、新举措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以更好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局。

  加强财政收入管理。一是改变传统思维。坚决克服速度情结、排位意识,摈弃收入年年惯性高增长、收入任务只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思维,实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的变化。二是保持战略定力。新《预算法》将财政收入增长由硬性任务转为预期目标,但并不意味着对收入增速的趋势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应积极主动加强与征管部门合作,健全收入预测和预算执行分析机制,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确保收入预期目标实现。三是注重涵养财源。坚持经济决定财政,坚定不移地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夯实持久、稳定的财源基础。积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完善财政政策措施,注重“放水养鱼”,着力降低企业在税费负担、社保缴费、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物流成本等方面的成本费用,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一是坚持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财政投入围绕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精准发力,按可持续、保基本原则安排好民生支出。二是明确支出范围。合理界定财政职能边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不该管的事情坚决放手给市场和社会,避免大包大揽。三是强化长远观念。推进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凡是涉及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部门行业规划都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对规划期内的预算支出实行总量控制和跨年度平衡,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四是加强资金统筹。加大各类财政性资金统筹力度,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形成财力统筹考虑、项目统筹保障、管理统筹推进的新局面。定期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严格实行限期使用、到期收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创新支出方式。综合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各类投资引导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牵引带动社会投资,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二、完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全面脱贫“三大攻坚战”,这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财政应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正确处理短期阵痛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完善培育新动能的政策。去除无效供给,促进过剩产能退出,腾出资源要素、市场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供给效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这一过程,短时间内可能面临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问题,但从长远看,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更强、持续性更好、发展后劲更足。因此,必须正视目前面临的经济转型调整带来的阵痛,努力夯实长远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促进过剩产能退出。清理规范财政竞争性领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长期亏损、债台高筑的“僵尸企业”要下决心停止补贴和保护,支持做好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以及职工安置等方面工作,加快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推进铝、糖、锰、机械、冶金、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实现二次创业。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石墨稀、新能源汽车和海洋经济等重大项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融合,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加快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就业再就业、引进高级领军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工作,

  优化劳动力配置。

  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补足短板的关系,完善推动新协同的政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贫困地区人口生活还很困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短板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重视做好补齐短板工作,推动各方协调发展。一是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坚持把民生作为优先保障重点,稳步增加民生投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以保基本、守底线为目标,合理确定民生保障项目和水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民生保障制度。着力完善民生制度,统筹民生政策,注重花钱买机制,着力解决制度碎片化问题。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财政综合扶贫投入体系,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深入推进财政扶贫机制创新,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支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确保真扶贫、扶真贫。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支持打好空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完善财税支持政策,进一步整合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专项资金,聚焦支持重点领域,强化税费对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激励约束。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推行排污权、碳排放权、节能量等交易,逐步推动形成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探索完善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正确处理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关系,完善形成新平衡的政策。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是经济管理的两个方面,不能强调一侧,忽略另一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必须与需求管理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关键是要推进需求结构升级,从而与供给管理形成新平衡。一是推进投资结构升级。扩大财政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重点围绕国际通道、开放合作、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消费服务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加大对交通、水利等重大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完善促进住房消费的财政政策,中短期,可通过实施相应的税收、贷款、公积金等组合优惠政策,并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从长远看,应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教育等问题,引导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需求。二是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大力支持“互联网+”等新的消费模式。三是推进开放结构升级。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优势,落实开放带动战略,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支持对外贸易,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支持互联互通建设,加大对各类开放平台的投入。

  三、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保障

  提供制度供给、完善体制机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能够从制度层面更好地推动政府发挥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性和主动性,释放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并牵引和推动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工作,从而有效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

  深化财税体制自身改革。随着预算管理改革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到位,“十三五”时期将聚焦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因此,今后应在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创新预算制度供给的同时,推进以下方面创新制度供给:一是创新融资制度。研究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突出重点,着力支持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创新、普惠、民营金融发展,打造金融产业链,培育地方金融领军企业,培育发展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推进资产证券化,提升金融服务发展能力。管好用好政府债务,在限额内合法合规举借政府债务,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安排还本付息资金,妥善规划债务置换,降低债务风险,维护政府信誉。二是创新税收制度。要按照中央部署,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积极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全面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三是创新财政体制。推进完善广西财政体制,在保持现有自治区与各地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兼顾增强自治区级财政调控能力和维护地方发展积极性两个目标,进一步理顺自治区与各地收入划分,着力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构建自治区与各地激励相容、互惠共赢、助推跨越发展的财政体制。

  深度介入其他领域改革。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涉及所有的重要改革,比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等等。这些改革的推进都离不开财政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因此,要更加深刻介入、深度参与金融、国企、社保、科技、教育、农业等其他领域体制机制的构建,以财税改革的率先突破,主动引领、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要把握改革趋势,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精心测算改革收益和成本,对必须付出的改革代价要主动请客,避免被动买单,多做“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要统筹各项改革政策,发挥财政综合部门优势,协同推进各项改革,防止政策割裂、各自为政,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合力。(作者为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