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如期实现创新型省份目标
陈新
//www.workercn.cn2016-08-16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核心提示

  我省今后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范围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国际经济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努力建成创新型省份是我省这十几年来一直追求的奋斗目标,2006年,我省就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现在省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我省如能一以贯之地把创新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就能够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使福建从经济大省迈向经济强省行列。

  福建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5年全省GDP为2.59万亿元,人均GDP为68260元,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第7位。但同时也要看到,我省以往经济高增长主要是以依赖不断扩大资源投入和要素投入,依赖政府投资和政策刺激,依赖低成本的低端制成品出口,造成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结构不够协调等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了就业增长和工业化素质的提高,制约了城镇化发展,使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同时,我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并不突出,创新能力不足。2014年,福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13位,其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5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进步环境指数居第9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指数跌出前10位。2015年,R&D占GDP之比仅为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解决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开辟新思路,努力推动改革创新,通过经济转型升级,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辟新的道路。科技创新是推动福建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武装、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加大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围绕粮油、园艺、畜禽、水产和林果茶等大宗特色农产品,扶持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品种改良中心,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第二产业方面,要顺应产业深化趋势,努力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工艺,提升生产价值链环节。大力推广工业“数控一代”,抓好智能制造,实现包括装备制造业、船舶业、汽车业、冶金和建材业、石化业、轻纺业、包装业、电子信息业、建筑业等产业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达到实现更好的经济社会与市场绩效。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应用集成与跨界融合创新。第三产业方面,重点支持一批服务业综合研究机构整合发展,建设服务业区域创新中心,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业领域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提高服务业创新能力。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研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发展与改善民生、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新学科的培育中抢抓重大原创性突破的机遇,努力在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创新成果。跟踪国际科技前沿,针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工程和专项,攻克获取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支持开展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重点聚焦新一轮技术变革,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基因工程,以及石墨烯和增材制造、高效储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可穿戴设备、VR、生物医药等新技术领域,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各种技术和产业模式都处于探索和竞争阶段,我省与其他省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形成我省新的主导产业,突破产业链低端锁定,努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和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解决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完善新兴产业链条,催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实现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充分发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的核心载体作用,实现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有机衔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在海峡两岸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人才团队引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复制、推广一批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引导带动全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着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统筹推进管理、组织、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加快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应用的主体,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增强科研院所、高校创新服务能力。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有机衔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平台网络体系,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活力。在组织模式、商业模式等创新方面,引导消费类企业建立开放式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对接用户需求。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打造制造资源“池”,向关联企业溢出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鼓励企业聚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实现客户参与的生产。鼓励企业发展“社交电商”等网络营销新模式,增强与客户的“黏性”和长期互动。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试点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创新薪酬分配制度,在财税金融、税收减免、产品采购、上市融资和股权交易等方面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创新驱动的改革效应。强化政府引导,积极运用各种间接优惠方式,积极探索完善产业深化创新的多种途径。大力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和产业技术创新基金体系,探索建立科技发展银行,努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创新型直接融资等;认真研究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权属、作价、交易、收益等相关问题,并制定出适宜的指导性意见,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复制推广福建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努力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健全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要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探索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加紧实施中长期人才战略,促进科教融合、产学结合,加快培养一批紧缺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坚持以用为本,更加精准和灵活地引进高端人才,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努力在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上下更大力气,早日成为人才强省,以人才强促进科技强,带动产业强,实现经济强。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在共享创新机遇中推进自主创新。强化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立足国际科技资源加快流动和重组的实际,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省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鼓励我省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跨国、跨省科技合作,共享创新机遇。鼓励我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到先进省份、发达国家建立研发机构,支持在优势领域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参股并购、联合研发等国际合作,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需求,组织项目对接和科技援外培训,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和技术转移转化。支持国际学术组织、跨国公司等来闽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来闽创新创业。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新模式,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建立开放式创新设计和交互平台,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作者为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