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调高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专家认为———
新兴经济体正拉动全球复苏
海洋 
//www.workercn.cn2017-10-25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本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再次调高了对世界经济的预期。另外两家权威机构———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近期给出的经济预测也比较乐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世界经济是在变好还是变坏? 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几名专家近日对全球经济形势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总体而言,专家认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但本轮经济复苏也受多国宽松货币政策支撑,在多国央行计划紧缩后,应高度重视金融风险等方面隐忧。

  喜:主要经济体齐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总结了今年全球经济的几个趋势性特征:一是世界经济整体正在复苏,而且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是拉动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主要力量;二是以美国缩表为重要标志,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正酝酿渐次退出,进入“减债、升息、去杠杆”轨道;三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的时代可能已基本结束,未来石油、天然气、能源等可能会在长周期内,在宽区域区间均衡波动;四是全球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五是中国因素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日益重要。

  国经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也指出,OECD跟踪45个国家和地区得出的结论是,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将实现正增长,《华尔街日报》 称这是“过去50年中极为罕见”的现象。李德水认为,今年经济齐增长“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各国央行大量的货币支撑”,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国经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认为,“从外部环境来看,2018年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但积极因素越来越多”。

  例如:全球经济开启新一轮复苏和增长周期;美国经济和外交政策思路日益清晰;欧洲在英国“脱欧”以及法德大选落幕后的不确定性明显下降;美联储加息引起美元大幅升值、资本大规模回流美国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多点爆发的地缘政治冲突呈现常态化趋势等。

  忧:不确定、不稳定性犹存

  展望明年,陈文玲指出,2018年全球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经济隐忧主要体现在:逆全球化思潮继续发展并发挥作用;全球主要国家可能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资本紧缩会导致相当大的金融风险;一些国家的经济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这些波动也会对世界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陈文玲认为,“从大的经济体来说,最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和印度”。日本方面的负面因素包括消费税上调、长期维持负利率以及社会老龄化等,印度方面值得关注的是废钞、黄金充公以及国有银行私有化等。此外,她认为,局部战争与冲突、2018年又一拨国家大选以及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等,也为经济增长添加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李德水则注意到,眼下有一个困扰经济学界的问题,就是当前经济普遍增长时的低通胀率。他分析认为,这一奇怪现象一方面可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降低了生产和销售成本”来解释,更重要的原因是,美日欧企业工人的薪资水平涨幅较少,导致民众整体购买力低迷。

  李德水认为,从低通胀可判断,“当前世界经济远没有出现过热局面,只是温和回升,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强劲反弹的时刻没有到来”。而受制于欧美一些国家的失业率问题,他认为,今年世界经济的回升基础“并不是很牢固”。

  此外,李德水指出,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纷纷出现重大调整,一是央行缩减资产负债表,二是提高利率。例如,英格兰银行今年2月宣布将停止其大部分购债行为;美联储2014年11月开始停止购债,并于今年9月宣布要逐步缩表;预计欧洲央行也将于10月底宣布放缓购债步伐。与此同时,从2015年以来,美联储已4次提高利率,澳大利亚和韩国央行也在为明年加息做准备。李德水认为,要高度重视全球货币政策趋紧可能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同时避免人为制造紧张。“估计在不发生特殊重大变故的情况下,未来几年全球经济还可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但不会强劲反弹。” 

  海洋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