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老百姓为什么发自内心地说赵亚夫好
夏锦文
//www.workercn.cn2015-06-16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结合在句容市白兔镇行香村“三解三促”,就“三严三实”如何往深处推、往实处落,作了深入的调研。其中,基层群众对干部队伍的议论和期盼,给了我尤其深刻的感触。第一,很多同志一谈到赵亚夫时一致说好,而且是发自内心地说好。这就引发了我的深思:亚夫精神到底有哪些特别可贵之处,赢得干部群众齐声点赞?第二,很多同志一谈到“三严三实”,一致说赵亚夫就是践行“三严三实”的楷模,是开展专题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这就给了我很大启发: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以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切实增强针对性、有效性。第三,很多同志一谈到评价一个干部好不好,一致认为赵亚夫是标杆,评价干部应当首先听一听老百姓的意见。这就让我对干部评价的方式和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干部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5月25日至27日考察浙江时再次强调的一句话。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更多地从乡语口碑中认识和评价干部。

  以上三点感触,都是从赵亚夫这个先进典型引发开来的。亚夫精神常学常新,每一次聆听亚夫事迹报告,心灵都会受到震撼、得到洗礼。从去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今年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亚夫精神在持续地发挥着深刻影响力、强大感召力。近期,镇江市委组织开展了“学习亚夫事迹、践行三严三实”主题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践行“三严三实”,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支老百姓叫好的坚强干部队伍。重温亚夫精神,我对“老百姓为什么发自内心地说赵亚夫好”这个问题,有了三点深切体会。

  一、老百姓说亚夫好,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

  和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这看似一个再简单、再平常不过的具体举动,但做到位不容易,让老百姓真正认可更不容易。有的干部虽然与老百姓坐在了一起,但心与心的距离仍然很远,说话不对路、感情难沟通;有的干部虽然坐在老百姓身边,但习惯性地端着架子、打着官腔,感觉总是那么不协调、不自然;有的干部甚至嫌老百姓的板凳脏,担心坐上去会让西装革履沾上灰,等等。对这些现象,老百姓的“吐槽”是:“我们还不稀罕和你坐一块呢,浑身不自在!”这正如总书记所讲的“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在这一点上,亚夫同志为我们树起了学习的榜样。他的言行举止像农民一样质朴。与农民交谈轻声细语、满脸笑容,挽起裤脚就走进了田间地头,说起“三农”头头是道、令人信服,在农民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充满乡土味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真正接地气的领导干部,是他们当中的普通一员。他的思想感情与农民相连相通。亚夫追梦,追的是一个怎样的梦?他说:“一个发达的农业,一个美丽的农村,更重要的是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他还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爱农村这片土地,这辈子一定要为农民实实在在做些事。”心中有民天地宽,干部心头装着老百姓,修身做人才会实实在在,干事创业才会底气十足。我们要像亚夫同志那样,时刻牢记老百姓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始终以真心真情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掏心窝问冷暖、一块苦一块干。

  二、老百姓说亚夫好,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为农民服务一辈子

  知易行难,难就难在克服“三分钟热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亚夫同志那句“我要为农民服务一辈子”,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句话提供了生动注脚。一方面,他和农民兄弟一起摸爬滚打了一辈子,54年来从未离开农村,每年至少有200多天工作在田间地头。如今年逾七旬,仍然在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奔波劳碌,“要为农民干到干不动为止”。另一方面,他为农民谋利造福的本领提升了一辈子,数十年坚持刻苦钻研和大力推广农业技术,40岁学日语,50岁学市场营销,60岁学计算机,70岁学有机蔬菜种植,始终走在农民的前面,走在农村发展的前列,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成果留在了农民家,创造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戴庄经验”。“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赵主任让我们种砖头我们都干”,这些生动的群众语言,充分表达了老百姓对赵亚夫的信任和发自内心的佩服。对于老百姓的点赞,亚夫同志自己评价“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能够为党做一些事情,这辈子,值了!”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了“严”和“实”的要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学习亚夫事迹,我们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命题就有了更清晰的答案。我们要像亚夫同志那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以服务为天职,坚守理想、脚踏实地,以实干实绩造福老百姓。

  三、老百姓说亚夫好,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把个人得失放在脑后

  淡泊名利、公私分明,这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在这样一块“试金石”面前,亚夫同志树起了标杆。他曾主动放弃提拔重用的机会,充满感情地讲“我往上升就找不到根了,我的根在农村”。从领导岗位退休后,没有安享晚年,却一头扎进茅山老区最穷最苦的戴庄村执着奉献,开辟了“三农”发展的新天地。他无私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十多年来从未依靠手中的技术、引进的项目和创造的价值谋取个人利益,每年为农民义务上课上百次,编写实用科技读物超百万字,引领帮助百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却从未收过农民一分钱和额外的报酬。亚夫同志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有很多老板请我当顾问,可我没有精力,我要帮农民做事。我的工资足够用了,钱多了我也不会花。农民这样尊重你,就是最好的报答,比金钱宝贵得多”。亚夫同志这种不求个人升迁、不图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优秀品质和崇高境界,正是当下干部队伍建设中急需补充的精神钙质。我们要像亚夫同志那样,时刻牢记严以修身用权律己的要求,始终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对待公与私、义与利,将干事创业、为人处世的根基稳稳地立在从严自律上。

  亚夫同志是我们身边的楷模,亚夫精神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要让亚夫精神在镇江大地深深扎根、开花结果,推动赵亚夫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更多涌现。(作者系中共镇江市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