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努力实现全民守法
马至隆
//www.workercn.cn2015-08-11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全民守法,在思想上对全民守法有更清醒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贯彻到行动当中,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题中之义。

  认识全民守法,应深刻把握以下四个要点:一是普遍守法。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守法。全民守法也就是全社会守法,即普遍守法;二是平等守法。平等是法律的基本属性。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没有法外特权,任何人无论职务和地位高低、权力和功过大小、财富和技能多寡,不分民族宗教、城乡公私、出身职业等等,都要无差别地平等行使权利,平等履行义务;三是领导干部带头守法。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承担着决策、计划、组织、推动等职责,地位重要,守法的责任重大;四是执法人员严格守法。审判、检察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严格守法。执法人员应严格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规范执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实现全民守法是个系统工程,需长期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层次的工作,营造一个外部环境。

  普法学法,知法守法。持久开展全民普法、群众性法治文化等活动,努力使全体公民了解、知道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法律规定,使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掌握履行职责必需的法律知识,知晓主要法律制度和法律重点内容,不触法律红线。

  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理性守法。全体干部群众和所有组织都要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既要知法更要懂法,想问题以法治原则为指导,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尊法依法;办事情以法律规定为标准,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合规合法。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行事守法的好习惯。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不只是行为规范、管理手段和裁判标准,仅具有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法律确认、保护和努力实现民主、人权、秩序、平等、公平、正义等,具有目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目的之一和人的生活意义的一部分。法律信仰是坚信法律的价值和功能,是实现公正、平等、民主、秩序、尊严的途径,从而将守法作为追求和义务,自愿守法。实现全民守法,就要树立法律信仰,培育守法精神,使法治植根于心灵深处,使守法成为全民的共同追求,使严格依法办事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做到理性守法。

  提高道德素质,不越道德底线,守德守法。道德是人生的标杆,法律是社会的底线,道德的标准比法律高,范围比法律广,守德是守法的基础,守法是守德的必然。道德素质高,就会心中有法、行止奉法。坚守道德底线,自然就远离了法律红线,是最好的守法。要做到全民守法,应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仁爱诚信、慎微慎独、克己奉公等美德,严以修身,通过思想浸润、言行感染、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教育引导等路径,养成守法的德行和品格,将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要求和道德义务,成为一种与生俱存的特质、一种心理惯性和内在自觉、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首先做到守德,即使是法不禁止但不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也不为。要按照四中全会要求,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保证全民守法。

  营造法治氛围,压力守法。法律要真正成为高压线,对触犯者严厉处罚,使人畏惧,形成守法的代价压力,行有所止。必要时,对危害严重、屡禁不止的痼疾顽症下猛药,加大违法的成本和代价,警戒人们不敢为。要形成舆论氛围,通过舆论的评价、褒扬、鞭策、谴责、否定等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约束、矫正人的行为,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形成守法的心理压力,使尊法守法蔚成风气,促进全民守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实现这四项要求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具体内容和重大任务,逐项作了全面部署。新时期,我们要将全民守法当做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来完成,努力推进全民守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