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以精准之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5-12-22来源: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放眼未来五年,全面小康是主旋律,脱贫攻坚是关键词。在“十三五”规划蓝图里,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为一场举国上下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

  “精准”是十八大后出现的与扶贫工作相关的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和讲话中反复强调“精准”的重要性。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一思想已成为中央扶贫的基本方略,正在转化为各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生动实践。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核心举措,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完全一致,是对中央决策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既是我们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也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遵循。

  近几年,我省按照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3+1”精准扶贫路径,多措聚力,因贫施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全省119个县份中,58个是贫困县,36个是国定贫困县;7993个贫困村,282万农村贫困人口……这些数字,每一个都是沉甸甸的,凸显了我省扶贫脱贫形势的严峻性。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我们亟须增强紧迫性和主动性,在脱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

  越是攻坚,越要讲究科学施策和有效应对。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道出了精准扶贫的丰富内涵,也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聚焦“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核心问题,着力找准路子、构建好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坚持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摸清底数是前提。“扶持谁”,是精准扶贫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第一个精准就是扶持对象精准。若在“扶持谁”上就出现偏差,后面的“谁来扶、怎么扶”也就没了根基,成了无源之水。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精准定位扶持对象,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准确,其中评审组的权威性、程序的透明度至关重要。通过建档立卡“回头看”,对已经初步识别的贫困人口逐一进行甄别,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实时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对贫困户的识别工作还要加强监督问责,坚决刹住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坚持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责任是保障。“谁来扶”,实际上就是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作为长久以来扶贫开发的绝对主力,各级党政部门要守土有责,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加力使劲。健全省市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不断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方式,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大格局的扶贫开发平台,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坚持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找准路径是关键。“怎么扶”,中央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已经明确,具体来说就是实施好“五个一批”。对我省而言,要以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为主战场,结合各地实际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以片区开发、企业产业扶贫为载体,培育产业“强支撑”;对贫困家庭孩子,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千村万人就业培训,提高技能“拔穷根”;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对象,充分发挥山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的作用,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逐步实现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兜底保障“全覆盖”。

  梦想在延伸,使命在召唤。我们务必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起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超常规的力度,沿着精准扶贫的路子,借助社会合力的推动,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同圆小康梦想。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