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首都缓堵,没有人可以坐而论道
刘冕
//www.workercn.cn2016-01-29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如果市两会也发一份“琅琊榜”,研究收取拥堵费、大幅提高中心城区路侧停车费标准等交通话题必获提名。虽然这些都尚未到实施阶段,但话题一出,已经激起千层浪。

  其实,对于“堵”,北京谈得更多的是“缓”。

  缓,有放松、松弛的意思。缓解交通拥堵,其实就是要给路面卸包袱、减压力。在这方面,北京投入了不少资金和精力。未来一年,北京市还计划安排530.2亿元人民币用于交通环境建设。今后五年,将推动停车等交通领域的立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

  缓,还有慢的意思,与急相对。

  确实,交通治堵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北京四通八达的路网已初具规模,但机动车保有量却逐年攀升。数据统计,去年11月,本市就已经有561万辆机动车。以一辆车4.5米长计算,这些车首尾相连已经能绕0.6个赤道周长。这个数字在世界范围内稳居前列,关涉人群相当之广,统筹调度必须花一番心思,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当然,治堵不能等,必须现在就迈开步子,放开思想,勇于尝试。2008年,号称“全世界最严厉”的机动车管理制度开始实施,机动车尾号开始轮换限行,每个工作日禁止两个尾号车出行。2007年至今,本市实施了6次单双号限行措施,每次各环路早晚高峰行驶速度提高40%以上,污染物比值降低两成。这些措施虽也遭遇了一些意见,但确实给交通和蓝天争取到了机会。

  缓堵,没有人可以坐而论道。每一位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是交通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每一条缓堵举措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每一个缓堵成效将惠及行走其中的每个人,需要大家用行动来支持。当然,纸上缓堵终觉浅,单凭召集几位专家,排排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远远不够。更多的时候,政府也要真正放下架子走出去,贴贴地气、听听民意,群策群力寻找缓堵思路。只有当政府、市民等找到最大公约数,缓堵的措施才能真正推得下去,效果才能明显。在两会上,市交通委表示今年就有希望真的开辟出平台,政府邀请专家和市民共同讨论治霾、治堵和治理乱停车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停车政策、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政策等还会先立法。而开门立法就是大家取得共识的过程。

  “不能让大家一提首都就是‘首堵’”,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市人代会西城团审议时的坦言,道出了很多市民的心声。顺应民意治堵缓堵,引导社会积极参与,这是学问。虽然很难,但人人起而行之,就能逐步打开新局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