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发挥骨干作用 致力脱贫攻坚
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骨干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李熙
//www.workercn.cn2016-03-10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目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驻村扶贫工作队总人数达到3150人,应该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形成工作合力,高效推进脱贫攻坚。

  加强调研协调。一是当好村情民意的调研员,逐村逐户了解掌握驻村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致贫原因,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协助挂包部门编制和落实部门扶贫发展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注重抓好走访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弄清楚,把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脱贫能力和脱贫条件弄清楚,为精准制定脱贫计划和帮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当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联络员,协调挂包部门落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等工作。三是当好扶贫措施的引导员,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和挂联部门运用好“转走访”工作成果,探寻“包村”与“帮户”的结合点,承担起扶贫发展规划的对接与协调工作。

  注重引导帮助。拓宽脱贫攻坚宣传渠道,加大基层一线的舆论引导工作力度。一是思想引导。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扶贫开发政策、“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工作经验的宣传报道,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积极性。二是政策引导。宣传农村改革和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协助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的具体政策。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了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了解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了解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要求,掌握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等“六个到村到户”措施。帮助广大贫困群众学习和掌握易地扶贫搬迁、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等社会保障措施的具体政策。三是思路引导。启发和引导群众的脱贫思路,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引导有脱贫愿望、有脱贫能力、有脱贫基础的贫困群众率先脱贫。培养更多的“发展经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明白人”“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文化水平,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子女能够上得起学、上好学校。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落实扶贫措施。一是完善脱贫帮扶计划。抓好贫困村脱贫计划和单位帮扶计划的精准对接、审核考评与监督检查,加强同一个贫困村的挂联部门之间的沟通对接与信息共享,既要防止基层脱贫计划和部门帮扶计划之间“两张皮”,也要防止部门之间的帮扶措施和项目重复设置、资源浪费。把着力点放在“包村”上,多在“包村”上做文章,以村为单位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金融信贷支持、教育扶持、社会保障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的每一项措施到村到户。二是抓好产业扶贫工作。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引进和发展更多的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更多的产业发展典型、龙头企业典型、到村到户种植养殖业典型,建立健全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规划,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区分轻重缓急,有序组织实施,依据建档立卡数据,精准实施搬迁,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创新安置模式,因人因地制宜,可以集中安置、分散安置,还可以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自行安置,解决好群众的长远生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合财政资金,拉动社会资金,撬动金融资金,兑现财政补贴和贴息政策措施,管好用好扶贫搬迁资金,加强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搬迁成效的监督考核。(作者单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