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迪士尼来了,会让什么变不同
何建民
//www.workercn.cn2016-03-15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次达到1.2亿人次,名列世界第一,同时境外旅游消费总额与人均消费额也位于世界前列。人们为此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国内游的不少差距。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正式开门迎客。迪士尼的到来,会让什么变得不同?

  促进旅游业补短板

  近些年,我国国内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但需求、供给间的不匹配和有效供给不足等短板依然存在。特别是,满足中高端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品仍有明显的供给不足问题,亟需从供给侧角度进行结构性改革。

  第一,努力破解旅游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配置中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包括土地、资金、信息、体制、机制、组织、技术、人力资源、品牌等,激发旅游供给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的有效需求及需求升级需要。

  第二,促进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从形态上看,我国旅游业还是一种传统行业,但其正在经历质的转型:从政策层面看,向注重完善国际服务贸易——入境旅游者的出入境便利政策转变;向集聚大量资金、搞大项目、建立主体功能区的方式发展;由政府引领、旅游企业联合、向全国与全世界推广。

  第三,创新配套制度供给。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生产要素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旅游产业,进而实现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相融合。

  为建“三宜”城市树标杆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挖掘迪士尼建设对我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更为重要。

  第一,为工作城市向生活城市、享受城市、文化娱乐创意城市转型提供重要标杆。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仅从产业(经济与工作)的视角对城市发展进行定位,而较少从以人为本、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视角来定位城市发展。

  发达国家如英国也曾在这方面走过弯路。历史上,英国伦敦仅从产业维度定位城市发展,最终导致产生“雾都”现象。现在,伦敦从5个维度对城市发展重新定位,即将伦敦定位为生活的城市、工作的城市、享受的城市、联通的城市、设计的城市。其中,享受的城市要求发展休闲旅游业,建设休闲旅游主体功能区。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建设,将为建设宜居、宜业与宜游的城市提供重要标杆。

  第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及其协调区的全面建设,为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提供重要模型。

  以迪士尼度假区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其功能是在充分利用迪士尼度假区增长极基础上,扩大、优化与周边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协同效应、高峰客源的分流效应、客源的延伸效应,以及各方面的溢出效应。同时,在105平方公里的协调区域里,除了不能引入化工等产业外,可以引入与度假区互补的其他产业。

  第三,为旅游业态创新提供新思路。

  培育与拥有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IP,即知识产权。迪士尼除了拥有“米老鼠、小飞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家喻户晓的故事和角色的专利外,还拥有一支庞大的不断提供创意产品的幻想工程师队伍。

  注意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紧密结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定位是“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原汁原味迪士尼”反映在欢笑与快乐的主题、经典故事的讲述等方面。“别具一格中国风”反映在中国游客喜欢和熟悉的标志性元素上。

  以顾客的最终需要为导向。例如,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所有说明,直接用中文撰写,而不是先用英文再翻译成中文,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中国游客。

  第四,为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供重要范例。

  根据测算,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客源结构大致为:长三角游客占到总数的36.24%至37.06%; 长三角地区以外的国内游客占据43.72%至44.49%;国际游客占到10.45%至12.94%。巨大而多元的客流,将带动信息服务、交通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签证服务等发展。由此,需要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政策配套支持。(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