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公共治理要化“邻避”为“迎臂”
范荣
//www.workercn.cn2016-07-08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一则“北京机动车摇号指标将再次缩紧”的新闻,搅得舆论沸沸扬扬。有人叫苦不迭,埋怨摇号越来越难、买车遥遥无望;也有人点赞称好,称控制机动车数量有助缓解交通拥堵。

  某种意义上,这种心理有点像公共管理学中的“邻避效应”。大意是政策及项目挺好,但相关人因担心其对自己的潜在负面影响,而滋生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诉求。现实中,这样的现象其实很普遍。大家都挤过公交,或许对这样的经历都有过切身感受:当人满为患的公交车靠站时,不管多挤也要拼命往上拥,而一旦踏入车门,便又会转头朝下面喊:“太挤了,别上了。”有人将此戏称为“变心板效应”。与之类似的,还有近来屡屡发生的群众集会抗议当地修建垃圾焚烧厂、上马PX项目等事件。这背后的复杂心态,无疑值得仔细琢磨。

  从根儿上说,这种现象源于公共产品带来的成本收益不对等。确实有一些项目或设施,效益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但潜在的负外部性却要由附近居民来承担。所以,遭到相关居民的反对也是再自然不过。但这不是全部道理。迈入工业时代,城市规模日益扩张、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交锋时有发生。倘若在公共决策中,每个居民都只从个人利益出发,那么很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好项目就会无法上马,城市的治理也难以凝聚起最大公约数,最终埋单的还是所有市民。

  “邻避效应”属于世界难题,是每个城市在发展中都会经历的“成长烦恼”,但也并非无解。城市治理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关键就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凝聚共识。要明白,公共利益的维护,来自每个人在合理范围内让渡一部分个体利益,这就像交税、上保险一样,是一种必要的付出和妥协。这些年来,我们呵护权利的意识增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另一方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不仅没有过时,还应该得到强化,毕竟,它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永远生活在“吃亏”的焦虑之中,让个体的利益诉求极端化绝对化。

  与“邻避效应”相对的,是“迎臂效应”。从避到迎,行为方式的变化背后暗含着思想观念的转变,那就是大家都能认识到政策措施的积极意义,从而将公共治理的目标与过程更好地统一起来。这里头,需要广大市民涵养理性,多些大局意识、长远考量;需要政府部门提高能力,多些为民情怀、条分缕析,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受益,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支持发展的一分子。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