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探索精准新模式 打赢脱贫攻坚战
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这样的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才是人心所向
吴伯志
//www.workercn.cn2016-07-27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向世界有力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不少群众贫困程度还很深,帮助这些群众摆脱贫困绝非易事。为此,7月21日在银川主持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并就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提出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合作拓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作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的西部地区的云南,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指导,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可见,精准扶贫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性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精准扶贫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过去我国扶贫主要针对县级贫困区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重点扶贫,这种扶贫方式能在短期内集中政策和资金资源,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让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突破点是把扶贫脱贫对象精准在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上,让扶贫攻坚明确了方向和任务。我国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基数较大,人均GDP相对较少。如何调整和安置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现阶段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这就需要对每个贫困人口进行扶贫。这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所在。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就在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只有让农村这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提高到贫困标准线以上,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这样的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才是人心所向。

  精准扶贫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我国贫困人口大多是农民,分布在集中连片的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内生发展动力严重缺失的农村地区。在根本上讲,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问题。精准扶贫坚持了问题导向,从农村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着力点,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在农村金融扶贫、双联助推扶贫、驻村帮扶、特色产业培育、基层组织推进扶贫等方面都有好举措好经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和有益的参考。

  云南推进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特殊的省情决定着扶贫工作的压力大。云南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自然灾害频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消除贫困任务艰巨。这就意味着在推进精准扶贫上有很大的难度。

  基础薄弱成为精准扶贫的瓶颈。由于历史的原因,云南贫困主要表现在农村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基础十分薄弱。在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方面,贫困家庭由于缺乏商品化的产业而普遍没有利用基础设施(如道路)来提高自己的收入能力和水平,一些到户项目(如水窖、沼气)因为超出了贫困家庭的配套负担能力而不能受益,产业扶贫项目也往往因为贫困家庭的观念、技术、能力和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而难以覆盖贫困户,移民搬迁因贫困家庭负担不起搬迁成本出现“搬富不搬穷”的问题,金融扶贫中贫困家庭由于没有抵押和担保而经常被排除在外,难以获得贷款用于创收增收。

  农村社会发育程度低导致扶贫战线过长。云南特殊的省情决定了农村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就需要因户因人制宜地采取扶持措施,即需要什么扶持什么。但往往扶贫资金通常是与项目捆在一起的,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有的项目又由扶贫部门确定,而且规定了比较详细的实施规模和标准,很难满足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千差万别的需求。同时,云南农村社会发育程度决定了贫困家庭在儿童教育和营养、住房、培训、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需求。显然,云南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任重而道远。

  在精准上下功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切实解放思想,使扶贫思路做到精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干部群众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找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通过靶向治疗,直击致贫病灶。云南农业大学在聚焦脱贫攻坚、深化帮扶工作中,就着力开展“3+3”校县联合行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以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帮助扶贫对象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与他们一道创新发展路子,解决实际问题。

  发挥资源优势,使扶贫路径做到精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促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云南农业大学在聚焦脱贫攻坚、深化帮扶工作中,围绕矿冶、生物资源、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开发,帮助扶贫对象合理布局长、中、短期发展产业,建立标准基地,开展科技示范,提升科技含量,内化技能素质,切实增强扶贫对象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立足云南特色气候资源和动植物基因库、山区和半山区的地理条件优势,帮助扶持一定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培育特色产品和特效药产品,尤其是以三七、石斛等为主的野生中药材种植,实施林下仿生种植,发展木本油料,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强化产业带动,使扶贫投入做到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产业带动,精心选择特色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云南是农业大省,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和条件。云南农业大学在聚焦脱贫攻坚、深化帮扶工作中,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对贫困户的组织形式和受益机制,帮助实施电子商务进村工程,培育一批“互联网+特色农业”品牌和“淘宝村”,通过互联网产业带动山区群众致富。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生态安全的天然禀赋,帮助乡镇发展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用精准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注重政策引导,使扶贫机制做到精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研究相关政策,引导和组织扶贫工作。结合云南农村实际和精准扶贫要求,云南农业大学在聚焦脱贫攻坚、深化帮扶工作中,发挥自身理论指导和服务社会的优势,扭住精准扶贫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开展政策宣传普及,科学指导扶贫对象用好用足国家和地方扶贫政策,把扶贫资源投向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扶贫资源配置与资金使用成效。同时,通过政策教育培训帮助扶贫对象加强政策措施的严谨性,减少基层工作量,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持续健康发展。

  提升劳动技能,使扶贫措施做到精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贫困村农民的农业种养技术水平,改变农民传统的低产低效生产方式,提升贫困村农民的劳动致富能力。云南省作为集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特殊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贫困人口生产技能缺乏,增收脱贫缺乏有力足够的要素支撑,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云南农业大学在聚焦脱贫攻坚、深化帮扶工作中,一是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坚持送教育、送科技下乡,对农户开展劳动技能、种养技术、市场信息培训和宣传,提高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的素质和能力;二是通过深化学校办学机制改革,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增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助推力。

  整合社会力量,使扶贫对象做到精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向贫困宣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云南农业大学精心组织,上下动员,集全校之智、聚全校之源、汇全校之力,推进帮扶脱贫攻坚工作,抓好党校中层以上干部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流,全面精准把握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做到分类梳理、因户施策,确保精准扶贫精准推进。(作者系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