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融入时代 点亮生命
——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肖云儒
//www.workercn.cn2015-05-18来源:求是
分享到:更多

  

  一部作品能够进入街谈巷议的实态舆论和微博、微信的拟态舆论,成为社会文化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检验,一种评价,值得我们去关注那背后所传递的信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后,网上有年轻人说:“我们要像少安一样去奋斗,像润叶一样去爱。”“我们可以在剧中人物身上清楚地找到自己的影子,藉以寻找我们的路。”这表明电视剧在这个根本点上站住了。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火,是它给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心中潜藏的改变现状、改变命运的激情烧了一把火。人生的过程不在长短,精彩的瞬间胜过漫长的平庸。只有奋斗才能将梦想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它给每个人、特别是草根阶层追求有精神价值的生活加了一把火。生活再现实、再庸常,都泯灭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思考的心仪。正是对人生精神光彩的追求,点亮了平素那些看似缺乏光彩的日子。是它给当下社会冲破过分追求物欲和娱乐的云霓注入了新的激情。人永远不能没有理想,没有梦,不能没有对琐屑人生之上那个意义世界的向往。像剧中几个主要人物那样,透过物质生存层面去追求生命的意义性存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的价值观。是它在全面深化改革到来的今天,点燃了一部分人对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激情的回忆和眷恋。新世纪以来,“80年代”逐渐被建构为一个充满变革豪情的时代。《平凡的世界》对平凡的肯定,对苦难的挑战,携带着那个年代的真实诉求,却又沿着历史脉络和民族愿景,激扬着当下的时代冲动,昨天的一切在今天便都重新有了意义。是它以深挚而执着的爱情,给了当下年轻人一种略显陌生的、新异的温暖。并不荡气回肠,却有生死相依;没有华丽表白,却给了我们一份有温度的爱。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路遥的诗性现实主义话语文本与网络时代的语言风格在反差中呼应。小说和电视剧朴素而有力度的现实主义书写,在切近口语化的层次与网络语言相通,却又比任性的网络语言多了一份诗性和质朴之美。正是这种反向呼应中的张力,生出了艺术魅力。

  30多年的沧桑过后,谈一本书、一部电视剧有了多维的标准、多重的角度,在各自的坐标和语境下都有各自的道理,我们不好轻易地以白诋青。但是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却有共同性,那就是看作品能不能对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走向发生影响,发生多大的影响。人只有不断改变生存现状,在苦难的磨砺中向上向善才有价值,相信生活,相信平凡,相信青春的奋斗,相信精神的引领,相信爱。这些,就是《平凡的世界》展现给我们的价值观。电视剧以真切的生活场景、人物性格和青春故事,将这种价值观浸润到观众心里,其间有命运的迂回起落、有性格的复杂变化,有内心的冲撞突围。也许对那个时代生活的复杂性还可以展示得更充分、更内在,但一块平凡土地上,一群平凡人的人生,的确感动了我们。它追求平凡,却显示了崇高;追求醇厚,却显示了智慧。

  《平凡的世界》以父辈故事讲述历久弥新的人生哲理,将原真的生活场景与场景下的历史脉动接通,提供了一个幅度很宽的共振系数,使观赏者精神和感情得以共鸣。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德和文化精神是可以超越时代“抽象继承”的。流贯在《平凡的世界》中的种种精神意蕴,已经温暖,还会温暖一代代的读者和观众。(作者: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