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让大众读懂马克思
郑一明
//www.workercn.cn2015-05-26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世纪80年代末,在法国巴黎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人们便喊出“马克思没有死,他还活着”的口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更多的人喊出了这个口号。

  “马克思还活着”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强音,更重要的是,它表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世界观、历史观与方法论体现了时代的需要,汇聚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指引着人类解放的道路,因而它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力量是永存的、鲜活的。

  应该看到,虽然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在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形势下,一些同志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盲目接受西方传播的诸多错误观点,这是造成理想信念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急需既适应时代又满足生活需要的新教材。程建宁等同志编著的《活着的马克思》(中央编译出版社),可以说正是应时而生。

  该书的编著,有对以往经验的反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马克思主义教育出现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有的人只是单纯地为了装潢门面,应付考试,而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理论失去了它应有的指导作用。也有人认为经典著作难学难懂,学习理论是耽误时间。因此,《活着的马克思》十分注重接地气,在把握经典著作的中心思想时,尽可能大众化通俗化。

  全书分三个部分:“历史的巨人”“天才的头脑”和“伟大的人格”。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马克思的革命生涯;第二部分则介绍了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大体按照写作的时间顺序和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脉络,选择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等九篇著作或其中的重点章节,基本上涵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在介绍马克思的原著时,为了让一般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读懂,编著者在通俗化上花了很大功夫。主要体现在:第一,在语言表达上,力求用中国话讲外国话,用群众语言讲费解的话,同时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第二,有些难以理解的术语,如“异化”“类存在物”等,就在叙述中加以解释,有的还举例说明;第三,容易混淆的国名、地名(例如普鲁士和德国)同时出现时,说明其联系和区别;第四,同一概念有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容易混淆,例如,在使用“生产关系”之前,马克思曾用过“市民社会”和“交往方式”,书中都做出了解释。

  无论从思想、语言还是风格方面看,该书确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性成果,真正做到了:真信者编之,真懂者选之,真学者述之。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