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二战中的中国贡献
东方主战场打下战后国际秩序基础
陆忠伟
//www.workercn.cn2015-07-3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70年前,东方战场、欧洲战场、苏联战场互为依托,三大战场一盘棋,直至胜利,一举改变了战前的国际战略格局,并为战后世界和平打下牢固的国际秩序基础。正所谓:“万马奔腾才是威,万炮齐发才摧城。”

  今年5月莫斯科阅兵典礼前夕,有俄罗斯爱国者提议,将每年9月3日定为俄罗斯的“抗日战争纪念日”,以凸显亚洲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毋庸置疑,这一观点符合二战时的全球反法西斯战争态势,也是对当下暗流汹涌的“历史虚无论”的反击。

  更要看到,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它由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有机组成。正面战场将士用命,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敌后战场从点到面,由弱变强,钳制并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有力地策应了正面战场。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与军事思想上,中国的战略家英雄所见略同。卓越的军事学家蒋百里先生最早判断中日必有一战,并提出:“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日本)讲和”的战略思想。雄才大略的毛泽东认为,抗日战争须作持久战。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中国须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持久抗战实践了“弱国能打败强国”的军事哲理,从而保证了中国能在残酷的战争中,化险为夷,最终获胜。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之战。中国赢得抗战,赢得和平,也赢得国际地位。中国参与战后国际秩序的规划与重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系列国际待遇与地位之获得,是中华民族浴血重生的象征。

  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垂涎我大好河山,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从1931年在中国东北策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至1945年乞降,长达14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政权寄希望于列强干涉,而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寇步步紧逼,局势危如累卵,后人扼腕长叹:“中国何以东北沦陷六年后才绝地反击?”一部日本侵华史警示我们,“夫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二战前夜,美英的“绥靖主义”纵容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日本侵华初始,美英等国两面下注,企图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取日本让步。日本在东北、华北、华东大举进攻时,美英态度暧昧,并未仗义执言,挺身干预。英国认为其国之命脉在欧洲;美国当时的态度相对强硬,但也不愿直接出兵。可见,大敌当前,美英的商业性利益盘算造成养虎为患的后果。其主因在于低估了中国的抗战意志,误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小觑了中国战场对国际安全格局的战略重要性。

  若无中国战场万众共抗顽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将会曲折拖延。长期以来,在对二战历史的解读上,西方经常“重欧轻亚”“重美轻华”“重海轻陆”。败北的日本也别有用心地“情愿”承认“败于美国”,而不愿承认败于中国。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正是中国的持久抗战,正是中国血战到底的气概,支撑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动摇了日本的战争根基,为战后国际秩序打下牢固基础。当然,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中美苏三国军民殊死作战,人聚则强,亦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不朽旋律。

  今天,日本右翼势力肆意抬头,恣意妄为;执政党高层图谋以“不流血的战争”来否定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流血写成的政治结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安倍政权的强军黩武政策,无疑给日本的东北亚外交注入了巨大的负能量,进而陷日本于孤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之胜利,代表了正义战胜暴政,并向全世界昭示,称霸必亡,黩武必败,凌弱必输。(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