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中共福建地方组织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www.workercn.cn2015-08-31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审时度势,领导、推动福建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战争一爆发,中共福建地方组织就积极贯彻中共中央有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斗争策略,为唤起全省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励更多中华儿女奋起抗战,团结各阶层民众,积极领导、推动了福建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1937年7月,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主导的“福建省抗敌后援会”成立,福州的共产党员按照中央关于“共产党员应实际上成为各地救亡运动与救亡组织之发起人、宣传者与组织者,以诚恳坦白谦逊之态度与努力的工作,取得信仰及这类团体中的领导位置”的要求,以个人身份加入“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利用公开合法名义开展活动,领导、推动了全省抗日救亡运动。10月,共产党员卢懋榘、羊枣等团结从上海来榕的左翼作家和进步文化人士成立了“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下设演讲、戏剧、绘画、播音、新闻、歌咏、发行股,以及乡村工作团、救亡剧团、救亡歌咏团、工人农民夜校等,并创办了《救亡文艺》日刊,积极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坚持不分党派一致抗日的立场,大力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一起开展救亡运动。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成为全面抗战之初全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力量。1937年9月,中共厦门工委领导成立了厦门儿童救亡剧团;1938年5月,组织成立了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厦门沦陷后,在中共漳厦工委领导下,“厦青团”一直活跃在闽南、闽西各县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救亡运动。“厦儿团”从漳州出发,经漳浦、云霄、诏安、汕头、普宁、海陆丰、广州、香港到南洋各地,一路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进行支援祖国抗战和救济难民而募捐的义演。以福州、厦门为先导,中共福建地方组织通过组织抗日救亡团体,起到了实际的领导和骨干作用,以各种形式宣传党的全面抗战主张,打破了国民党的“包办”与“统制”政策,使得群众性的救亡运动热潮遍及全省每个县。

  随着福建沿海县市的沦陷,1938年5月,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机关由福州内迁永安,各文教单位也随政府机关内迁,大批中共党员、革命知识分子、进步文化人士以及国民党内的爱国人士汇集永安。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战斗性,成为引领中国东南抗战文化活动的一面光辉旗帜。战时永安仅新闻通讯机构就达4家,文化学术团体40余个,出版社近30家,印刷所19家,出版各种报纸12种、期刊杂志129种及各类书籍700余种。当年在永安各进步刊物发表作品和出版专著的著名作家、学者,先后有一百多人,其中郭沫若、王亚南等人的著作,以及羊枣的军事时事论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是在中共福建地方组织的指导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中共在国统区、在福建文化界成功运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一个典型。中共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是推动永安抗战文化活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永安进步文化界的中坚力量中,如邵荃麟、羊枣、董秋芳、王西彦等均是左翼作家联盟成员。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加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共产党员有60余人,其中福建地方组织派出的有20余人。他们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利用福建省政府官办或非官办的文化阵地,遵循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文化工作方针,团结广大文化工作者,发动民众,进行抗日宣传,开展文化救亡活动。永安成为抗日战争中大后方四大抗战进步文化基地之一。永安抗战文化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战线的抗战,发挥了文化攻势的强大威力。

  中共福建地方组织领导的福建抗日救亡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共产党的全面抗战主张,有力地增强了全省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并引导大批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为最终取得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