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抗战胜利70周年以严谨史实和庄严仪典铸就抗战记忆平台
雍浩
//www.workercn.cn2015-08-31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张建辉 漫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将于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庄严的阅兵式,纪念卓绝抗战历史,庆祝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人生七十古来稀。70年,于人间,是一个世代的交替;于记忆,是淡薄的时间界限;于历史,则提供了超越偏见和考究真知的新起点。以严谨史实和严肃史观为台基,以庄严仪典和纪念日为梁柱,以记忆传承和历史教育为壁垒,以近现代世界的时空大格局为坐标系,足以铸就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共同记忆平台。

  战后70年日本人口变化与历史修正主义泛起

  谈抗战历史,首先离不开历史记忆的传承。一个国家,一般保留有庞大的历史档案和文献叙述。但这些“故纸堆中的历史”,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公众普及和教育传承,就很难转化为个体乃至全体民众的共识。尤其是,当亲身经历战争的一代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历史修正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就会趁虚而入。

  在战败国日本,这种因人口世代交替发生的战争历史记忆偏差正在固化。

  现在,日本人均寿命超过80岁,但这也意味着即使是1945年出生的人群,其对战争的记忆也仅限于童年。日本媒体今年春天一项民调显示,有过战争体验的人口仅占11%.以原退伍日军组成的“日本伤痍军人会”为例,巅峰时拥有大约35万会员,而到2013年3月,会员只剩下5000人,平均年龄92岁。同年10月,“日本伤痍军人会”解散。

  日本一桥大学历史学家吉田裕指出,有直接战争体验和记忆的一代正在快速消失,“支撑战后日本和平主义的战争体验一代已经完全成为少数一代”。这种人口构成的根本性变化,意味着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需要重新考问。

  吉田裕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意拒绝正面承认“侵略”事实,背后就有日本民意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集体偏差作支撑。《朝日新闻》2014年一项民调显示,对于“侵略”的认识,有42%日本民众同意,“从当时国际形势看,是一件没办法的事情”,明确承认日本侵略了亚洲的民众比例为37%.

  今年8月14日,安倍首相发表战后70年的“安倍谈话”,其对“侵略”历史认识的基调也正是“日本当年不得已而为之”。安倍同时在谈话中宣称,日本战后出生的人已经超过总人口的八成,他们及其后代“不能再背负继续谢罪的宿命”。

  “安倍谈话”发表后,日本媒体民调显示,四成日本民众予以肯定评价,持否定的民众比例为三成。而对于安倍所称“后代不必背负谢罪宿命”,63%日本人表示“有同感”,只有21%民众表示不敢苟同。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时间的流逝中,随着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日本战后暧昧的历史认识——特别是刻意回避加害历史的后果,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日本历史修正主义之所以在当下大行其道,既有右翼势力自上而下的诱导灌输,也有日本社会民意主动或被动呼应的一面。

  在新时期铸就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共同记忆平台

  战败和战胜,是同一历史硬币的两面。战败国对历史的修正主义攻势,对战胜国而言,是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历史战争。我们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既是对历史修正主义者的有力反击,更是在新时期铸就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共同记忆平台的需要。

  铸造抗战历史记忆平台要以严谨史实和严肃史观为台基。正如习近平主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集体学习中指出的那样,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人口的世代变化不仅发生在日本,也发生在中国。这也意味着,在中国有直接抗战体验和抗战记忆的人群在急剧减少。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做好抗战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要面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

  铸造抗战历史记忆平台要以庄严仪典和纪念日为梁柱。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记忆需要载体和平台,与抗战胜利相关的重要纪念日和仪典活动正是这样的载体和平台。去年,国家确立抗战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同年12月,在南京举行了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今年,中国举行包括阅兵在内的一系列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这些庄严的仪典和纪念活动,既赋予了抗战精神和抗战记忆以可视性,也是后人对先人先辈先贤在抗战中蒙受的巨大苦难、付出的巨大牺牲、收获的伟大胜利的致哀致敬。

  铸造抗战历史记忆平台要以记忆传承和历史教育为壁垒。在新的时代,我们的共同记忆不仅要传承苦难和牺牲,也要传承胜利和荣耀。我们的历史教育不仅要铭记屈辱与反抗,也要思考和解与和平,超越被害加害的标签化和简单化。我们的历史研究不仅要立足本国本民,也要引入和借鉴外部智识,开拓抗战历史研究的新维度。

  铸就抗战历史记忆平台要以近现代世界的时空大格局为坐标系。抗战期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胜利后,中国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地区和平的正义力量。基于抗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这一关系,也是理解和掌握当前亚太地区和国际新格局嬗变的一把钥匙。日本右翼政权提出的“积极和平主义”也好,美国就日美同盟和“亚太再平衡”的盘算也好,均有必要钉在战前战后的时空大格局中审视、甄别和廓清。同时,我们也要始终站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历史和道义高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