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不拂乡亲美意的“徐氏三字经”
方 梓
//www.workercn.cn2015-11-30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明代万历八年,一位皓首苍颜、瘦骨嶙峋的老人,在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下,用深沉的目光注视着东北方向,一遍遍呼喊:“茅山迎我!茅山迎我!”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十分坚决,不久,老人溘然长逝,享年85岁。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县,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这位老人就是早年曾在句容做过县令的徐九经(也叫徐九思)。

  徐九经在嘉靖四年乡试中举,历仕明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四朝。时间过去400多年,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揣想老人离去时到底想了些什么,但我相信,徐九经一定没有忘记初次出仕时那段岁月,一定没有忘记他对句容人说的“徐氏三字经”。

  说起“徐氏三字经”,还真有个来历。嘉靖二十四年,已在句容做了九年县令的徐九经升任工部营缮司主事。乡亲们得知他要离开句容,依依不舍,请求他临走前留下几句训词。徐九经是个动情的人,不忍拂了乡亲们的美意,挥泪对大家说:“我没有什么训词,只是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记住三个字:勤、俭、忍。能勤,一定不会衰败;能俭,就不可能浪费;能忍,则会变得谦让宽容,可以避免无谓的争斗。”

  徐九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十分勤政。明朝中期,土地兼并极其严重,豪绅地主勾结官府,将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转嫁给穷苦人。徐九经刚刚做上句容县令,即着手整顿赋税乱象。他首先了解民户贫富、离道路的远近,制订了富者近者多役,穷者远者少役的政策。接着,他又按照赋粮区域、土地优劣核算亩税,并编制成册,公示于众,使田赋的交纳有章可循。任都水司郎中时,他受命主持张秋河水利工程。最初明政府治水只想着保证漕运供应,漕河、盐河相隔很近,却没有打通,“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徐九经多次实地考察,将两河打通,并在沙湾建起减水桥。当洪水上涨时,将水导流入海;当河水减少时,则截住河流,抬高水位,以便使农田及时得到灌溉。因为减水桥设计科学,直到清初,它依然发挥着作用。

  徐九经特别节俭。平时极少吃肉,一般都是以蔬菜佐糙米饭。为了告诫下属廉洁为官,他在县衙前立一堵石屏,屏面上刻画一丛青菜,上面题曰:“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意思是说:一个人为官,不要追求豪奢的生活,要吃得下粗茶淡饭;但对你治下的老百姓,不能让他们面有菜色(意即不能让其有饥馑)。做句容县令时,朝廷规定地方粮簿上有一笔可供地方官开支的例金,当地一些官员用他接待上官、联络同僚,以求日后升迁,但徐九经分文不取。后来干脆取消了这笔开支。

  徐九经的忍则是告诫自己甘于清贫,不争名利。他在四朝为官,一直是个中下层官吏,从来没有想过攀谁的高枝,傍谁的大腿。徐九经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倡一个人看淡得失,却不主张在关系民众利益时做缩头乌龟。遇上不合理的事,他总是千方百计加以改变。他做句容县令刚三天即开始大刀阔斧整顿吏治,当场将一名偷盖官印的县吏抓获,并当着全体县吏的面公审,第一时间宣布该县吏的罪状,依法惩处。同事们纷纷为县吏求情,但徐九经没有答应,此举使句容官风为之一变。嘉靖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句容连年大旱,官府开仓发粮赈灾。政府规定,救济粮全部平价出售,粮款上交。徐九经认为,灾年中真正的灾民无钱购粮,如果平价售粮,最后购得粮食的一定是有钱人家,而有钱人家购了又会囤积居奇,进一步加剧粮食的紧张,这样的赈灾等于损不足以奉有余。因此,他采取了变通办法:将赈粮的一部分按市价出售,把所得的相当于平价粮的钱款上缴国库,其余粮食则用来施粥,救助灾民,许多饥民因此得救。徐九经也特别重视司法公正。他上任前,句容冤案很多,为了防止出现新的错案,他审理案件时,“必命其人与亲识皆往”,让老百姓监督司法过程。后世以他为原型创作了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其中两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流传甚广。这话未必是徐九经说的,却很符合他一生的为人。

  中国古代的老百姓非常淳朴,他们最能记住那些对他们好的官员。徐九经去世时,句容百姓中来到他的祠前祭奠者居然超过万人。其时,徐九经已离开句容30多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在人前说豪言壮语的人,真正缺的是像徐九经一样,在人后将某种崇高理念视之为内心的法则,用整整一生去坚守的人。或许正是因为稀缺,徐九经这样的人也就格外值得尊敬。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