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国乐故事中的中国情怀
若水
//www.workercn.cn2015-12-22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前不久,中央民族乐团精心打造的民族乐剧《又见国乐》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倾情呈现。无论是导演、作曲还是指挥、演奏家团队,《又见国乐》都努力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追求为基础,以融合传统与现代、平衡继承与创新为宗旨,努力探索中国民族音乐在新世纪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从整场演出中观众的热烈反响来看,艺术家们的辛勤付出已经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以全体乐队从乐池升至舞台为基准,《又见国乐》的整台演出可分为两大部分。前部分聚焦于传统经典乐曲的文化背景,演奏家第一人称式的情景再现或以第三人称的旁白解说,有机地与现代舞美影像技术融合,实现了对乐曲意境的生动呈现。悠远的古琴曲《流水》、淡雅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被演绎为美轮美奂的江南水墨;雄浑壮美的大漠阳关和丝绸之路的历史幽情,在如泣如诉的阮、萨塔尔、人声的对话中得以展现;沉郁顿挫的《二泉映月》与慷慨激昂的《十面埋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主人公的悲悯与苍凉。导演与作曲的巧妙构思,独奏家出神入化的技艺展现,加之舞美造型的极力渲染,所有这一切使听众迅速获得了对传统音乐身临其境般的感悟。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此次中央民族乐团上演的《又见国乐》正是中央民族乐团艺术家们深入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继承民族音乐传统、传递中国文化情怀,运用“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的成功范例,也是对去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号召的“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交上的完美答卷。

  只有不断发掘、弘扬传统音乐文化蕴含的艺术形式和精神价值,使民族传统音乐特有的审美规律和人文精神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传承发扬,我们的音乐才能拥有炎黄民族的思维特点、风格和气派,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不断彰显自身独特魅力,我们的艺术家才能真正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应有贡献。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央民族乐团更加精彩的“国乐故事”,感受诸位艺术家无比真诚而充满激情的“中国情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