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历史的拐点 文明的流变
——《四库全书》悲喜录
李建臣
//www.workercn.cn2016-01-12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工业文明的曙光

  实际上,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17—18世纪是一个历史拐点。在这个拐点,东西方文明朝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疾驰。大清国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经验教训基础上,加大力度朝着皇权更专制、思想更禁锢、子民更愚昧的新高峰“康乾盛世”迈进。而与此同时,西方则正在进行一场旷古未有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文艺复兴之花开始结出硕果。

  在思想领域,以笛卡尔、培根等人的思想理论为基础,理性主义、启蒙运动风起云涌。霍布斯1651年出版了《利维坦》,洛克1690年出版了《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伏尔泰1733年出版了《哲学通信》,休谟1739年出版了《人性论》,孟德斯鸠1748年出版了《论法的精神》,爱尔维修1758年出版了《论精神》,卢梭1762年出版了《社会契约论》,霍尔巴赫1770年出版了《自然的体系》,狄德罗1772年出版了《百科全书》(28卷),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康德1781年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孔多塞1789年出版了《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在科学领域,以牛顿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莱布尼兹、帕斯卡、费马、伽利略、开普勒、达尔文、赫兹、安培、巴斯德、法拉第等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快速发展。

  在工程领域,以瓦特1765年发明蒸汽机为开端,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特征的纺纱机、织布机、铁轨、铁桥、汽船、蒸汽机车……相继出现;煤炭业、冶炼业、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持续启动和加速。工业技术革命一旦产生,便势不可挡,很快传遍整个西方世界,使人们告别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去拥抱工业文明的曙光。

  在社会领域,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颁布了《权利法案》,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随即发布了《独立宣言》,1791年颁布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人权法案》。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诞生了法兰西共和国。整个西方的君主专制制度就像疾风中的秋叶,纷纷土崩瓦解,飘落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对这样翻天覆地的世界大变局,乾隆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处心积虑地盘算着如何加强皇权专制,如何禁锢思想文化,如何让子民更愚更顺,如何让爱新觉罗的家天下万世不易。如此逆历史潮流而思而动,大清王朝岂能不被现代文明撞得粉碎?中华文明岂能不在风云激荡中远离现代文明的中心?中华民族这艘航船岂能不触礁搁浅!

  西学东渐的序幕

  数十年后在举世皆醉之中,终于有一位仁人志士站了出来,睁开眼睛把目光投向了世界。他就是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负责处理洋人贩卖鸦片问题。到任后,林则徐首先组织了一批知识分子翻译外国书刊。他把洋人讲述中国的观点和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以“内参”形式提供给王朝,同时创办报纸,大量刊发译自海外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信息。特别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是,林则徐主持翻译了《四洲志》和《国际法》等系列著作,对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地理、历史、政情、法律等方面的状况作了介绍,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第一人。后来史学家魏源受林则徐所嘱,以《四洲志》为蓝本,编纂出了《海国图志》50卷,进一步拓宽了中华民族观察世界的视野。除了介绍西方文化,魏源还提出了许多改革的进步主张:“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并且对欧洲“不设君位,不立王侯”“推择乡官理事”等各类民主政治制度大加赞赏。至于后来翻译家严复等人系统地将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以及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举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虽有彪炳千秋之功,但亦无法遮盖林则徐、魏源开创性功绩的历史光辉。

  是他们,让中华民族了解了世界,了解了现代,也进一步了解了自身。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