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过端午节更重文化传承
雷钟哲
//www.workercn.cn2016-06-07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粽子蒲酒格外香。再过几天,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就要到了。精明的商家盯着端午食品,热闹促销。雄黄酒、菖蒲酒,五毒饼、咸蛋、粽子及时令鲜果,都成为这个时段消费主角。然而,“吃什么”只是节日的外壳,“为什么吃”才是节日的内核。

  如今端午节的“热度”,似乎赶不上“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愚人节”……不是说这些舶来的洋节有何不好,东西方文化,本来就是在相互碰撞、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灿烂繁荣的。但是,过洋节时用“消费”孝敬父母的同时,也别忘了端午节的孝敬内涵,或者完全让粽子的香甜冲淡了粽子爱国主义的寓意。

  端午节是一个意蕴独特的节日,既有热烈奔放的一面,也有凝重端庄的一面。划龙舟的热闹与祭祀屈原的凝重,使这一节日意蕴丰满,价值、影响不可低估。亦因此,端午节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为全民所共享;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其中就有不同寻常的价值。

  与中国传统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相比,端午节浓缩的更多的是爱国情怀(祭奠屈子)、族群凝聚力(龙舟竞赛)等。依附于端午节的许多美丽传说,就是老百姓的朴素心愿和精神营养,是代代相承的文化基因,自然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一个国家五千年文明从未间断,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而传统节日的丰厚内涵,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影响力不可忽视。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重视利用这个载体,张扬它的本源价值,对今天犹有意义。我们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借助德治与法治的力量。所以,我们应当给节日注入更为鲜活的内容,采取更多的形式,使文化根脉更加厚实,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成为民族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慰藉。就像“网络中国节”系列专题,秭归县举行的“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那样,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传统爱国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端午节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